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唐永红:重点推进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与整合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5-08-12 00:11:16  


 
  其次,拓展产业对接合作的领域。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以往主要侧重于制造业,并以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正确性。但随着两岸产业经济发展的演进,海峡两岸都在鼓励发展服务业与新兴产业,而且,台湾产业对外转移也在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时代。因此,新形势下的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不能局限于制造业,应向新兴产业与服务业拓展,逐步实现两岸产业的多面向对接合作。在两岸制造业对接合作中,应逐步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强化大陆的支柱产业与台湾的优势产业的对接合作。

  此外,提升产业对接合作的层次。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目前以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垂直分工为主,主要体现为台湾接单或上游基地—大陆中下游组装制造基地—最终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模式,使得两岸贸易、投资发展,因国际经济危机、欧美消费市场的衰退而受到较大冲击,也使得两岸主要居于低附加价值环节。这也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大陆内需市场的逐步兴起与开拓,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对接合作宜瞄准大陆内需市场,在巩固加工制造环节优势的同时,逐步迈向研发设计与市场营销环节,并共建品牌与标准,共同提升两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共同提升两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优化产业对接合作的模式。现阶段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独资经营为主,与大陆当地企业合作松散,接近“飞地经济”。这也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这种模式不利于两岸企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与融合发展。随着大陆内需市场的逐步兴起与开拓,随着台湾开放陆资入台投资,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对接合作,应着力于两岸产业在两岸的分工布局与整合发展,应通过政策引导两岸企业互相参股、合作研发、相互协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当然,两岸的业者也要转变先前独资取向的观念,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以扬长避短,整合发挥各自的互补性优势。毕竟,创造更多财富(而非独自拥有公司)才是最终目的。更何况两岸的企业特别是台湾的企业多属中小企业,以一己之力实难应对全球化下的市场与竞争;而作为后进入者,面对已被卡位的通路,也难以独自开拓两岸各自的内需市场。

 (后方支援记者 范颖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