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香港智库为何发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32:20  


 
  何建宗:香港政务官传统上不注重研究水平  更重视自己免责

  我在中央政策组做过全职研究员,也做过非全职顾问,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可能是少数之一。回应张先生说政府要向智库拨款,我是同意的,问题是谁负责和怎么批出拨款,我还是要回到原来我们政务官、公务员的工作方式。

  首先研究项目就是价低者得,重视的不是你的研究水准本身,说白了就是自己不会挨骂,一定要按照最保守的那种用钱的心态。只有很低的开支才可以不用繁琐的投标程式,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找个别的学者,拉交情写一点很基本的东西。此外,中策组有个总研究主任Research Director的位置,最初是聘请教授,现在变成政务官只管行政;而且一旦由政务官做,以后都是;这反映对研究的重视不足。

  问题就是说,香港政务官一直的传统,不是很注重研究。你看内地很多部门,都会有什么政策研究中心,自己有研究人员。当然素质会参差,肯定不会每一个都像CDI一样,但是起码内地的文化是重视研究的。但在香港就没有这个土壤。

  我是很深的感触就是专家也好、学者也好,对政府的影响力,在内地肯定比香港要强得多。你看一个例子就是退休保障,比如周永新教授,我十年前在中策组已经请教授研究退休保障,现在政府还是找他去搞。他也快70岁了,他最近就说,我是永远不会再帮政府了,因为政府就是用他用了几十年,但是一直都是研究阶段,说的不好听可能就是拖延时间。最后他做的什么报告,政策也好,还没有采纳,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政策。

  所以这个就是那种文化的问题,思路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更关键就是整个政府和整个社会就要对于研究重视,尤其是官员,不然的话你多给多少拨款也没用。我们香港不缺什么基金、发钱给NGO申请,他们基本上没有觉得很有满足感,因为太多的规矩;然后那种评估都是量化的,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我觉得我支持政府多拨款,但是也要看,就是一定要重视我们研究的质量,而不光是价低者得。

  (张志刚:我补充一句,就是我不是要求你什么,而是整个关系要改变;不光是你给钱,因为我不是白要你的。但你不能把彼此的关系看成只是一个投标,不能只是价低者得的关系;如果这样搞,没法体现智库的价值。试想,若我去年完成的项目,今年给人家用更低价拿走了,难道我要把部分研究员辞退?!我怎么能留住人才?)

  (郭万达:这有点像工程投标那样子,以一种商业的运作模式来做智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