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大陆实力统一模式浮现

http://www.CRNTT.com   2019-05-02 00:04:44  


 
  然而,实际制约陈水扁的政治行为,还是由美国所操作,这也是小布什称台湾是麻烦制造者的原因。但美国行动的初衷,主要是不愿伤及“全球反恐战略”的需求而来,并非中国大陆实力的自身展现,外部干预仍是现实的存在。

  由此可知,对台政策的推动,必须考虑环境背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主要考虑因素是来自于内部“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与中美建交的外部关系改善,1983年邓小平回答杨力宇对台的武统与外交遏制政策,具体地举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6点主张,仍是内部经济发展需要与外部“联中制苏”政治压力纾解下,进一步阐述“和平统一”的要义。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一方面是针对台湾对大陆政策转向冲突防范,以及内部武统呼吁升温的回应;二方面也在小布什“全球反恐战略”下,对台海局势控制的意图与对视中国大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容忍程度。

  “和平统一”是一种主观的设计与期盼,客观对象行为的变化与第三方的干预力量,都是一种变量,历史发展证实,这两种变量始终围绕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克服这种变量的影响,终究要依赖自身力量的展现。

  1988年后,邓小平主张“韬光养晦”作为国际政治行为的指导原则,这并不只是针对当年西方的围堵政策,更多的是发现应对国际冲突的压力,仍有赖于自身力量的壮大,这种力量的展现,必须是一种全面性质,而非单一力量支撑,综合国力成为大陆追求的指向。

  2010年中国大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胡锦涛对外政策仍依循“韬光养晦”原则,对台而言,主要的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但对于美国而言,重返亚洲成为美国新的政策,这也预告了美国将会顺势打出台湾牌,台湾将成为美国的战略工具。这也说明了大陆“和平统一”的政策选择,未来美国的介入力量将会更大,和平统一的实践,更须要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方有执行政策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三、干预力量的主角由暗转明

  战略行动只有理性,利害权衡是行动基础。2010年中国大陆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美国即将战略重心移转至亚洲地区,足见奥巴马时期,已经意识到美国在亚太地区“权力即将失衡”,塑造“亚太权力再平衡”,便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

  2010年朝鲜半岛发生天安舰事件,触发半岛危机:2012年日本发生钓鱼台购岛事件,形成中日对峙;2013年南海黄岩岛事件,中菲冲突升高:2016年南海主权归属经海牙国际仲裁法院公布,东协施压中国大陆应遵守国际法争端的解决,这些都是撬动权力平衡的重要杠杆,美国着力相当深,奥巴马是要透过“权力平衡”方式,达到原有的平衡状态,甚至提出G2的建议,显示他的行动具有底线,尤其在“战略杠杆”的运用,尚未将台湾纳入其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