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边境冲突 凸显中印关系重要性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0:04:43  


 
  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认为,藉由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的论述,预言中国的崛起将以霸权、侵略和扩张主义行为为标志,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之间的重大冲突,防御性现实主义更为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鼓励各国采取防御性和温和的政策。他们认为,国家在本质上不是侵略性的,“国家不是要最大化权力,而是要维持其在体系中的地位”。

  三、中国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展现

  从19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显露出拥护防御性现实主义。首先,中国淡化其革命性言语,不再以实际行动支持其他国家的武装叛乱行动。其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多秉持合作安全做法。也就是说,中国试图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且合作关系,包括改善传统上同为竞争对手的印度等国家的关系。当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在2017年洞朗事件陷入僵局时,两国关系的确变得更为紧张。

  中国与印度在2018年4月于武汉举行非正式高峰会议,并且在2018年12月举行名为“手拉手”(Hand-in-Hand)联合军演,更被视为搁置边境冲突并建立互信的举措。2019年10月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再于印度清奈(Chennai)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

  此外,中国也试图解决许多与邻国间的边界问题。中国与日本及印度存在复杂的领土纠纷,但并未让这些纠纷成为两国关系的绊脚石。金骏远(Avery Goldstein)将中国的作为称为“新俾斯麦 (neo-Bismarckian)战略”,也就是安抚可能感觉到威胁并可能形成反华联盟的国家来追求自身的利益。他并认为此种政策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北京方面也越来越愿意承担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也越来越愿意与邻国参与多边论坛。

  也有学者强调,中国的战略文化不同于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西方战略文化。中国特别强调战争当中道德的层面,强调“人的因素”而非“武器因素”,而非以武力取得胜利。

  1954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今年6月20日中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武器贸易条约》即显示出中国战略文化当中的非暴力因素。或许参与国际组织或遵守国际建制并非明确的指标,但是遵守这些条约或建制的规范、规则与程序,应可说明一个国家是否为愿意遵守现状的国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