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习近平对台方略四大维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5-11 00:03:51  


 
  2.打破制度壁垒,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一是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二是加快给予在大陆投资和与大陆合作的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主体”最直接的表现是打破人为制造的一些制度壁垒,在落实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之间除了一些歧视性规定制约了两岸融合发展之外,两岸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制度屏蔽也是阻碍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制度对接,实现应通尽通。“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3.通过民主协商共议统一

  “以人民为主体”方略的另一重要体现就是确立人民在两岸“共议统一”中的主体地位。为解决政治分歧,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这一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人民在两岸协商谈判中的角色和地位。他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从这个论述可以看出,两岸协商谈判的主体是“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两岸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确立。未来解决政治分歧的主要机制很可能不是两岸正式的政治谈判,而是两岸各政党和各界别的代表人士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来实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