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混合战争与欧洲秩序新变

http://www.CRNTT.com   2022-07-24 00:04:58  


 
  从现实来看,战略自主性的缺失是欧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重大挑战。在欧盟推动共同安全政策过程中,东欧各国本来就是主要的反对力量。经过俄乌战争,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更意识到欧盟安全能力的局限,因而更加向美国和北约靠拢,作为它们对抗俄罗斯的安全后盾。波兰副总理声称对美国在波兰部署核武器持开放态度,并希望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增加50%。欧盟内部的中立国芬兰和瑞典的民意也发生了变化,希望加入北约的意愿显着增强。未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欧盟几乎所有成员都加入北约,欧盟在整体上彻底变成北约的一部分。

  俄乌战争还沉重打击了欧盟内部的战略自主派。以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等为代表,欧盟内部有一批力量试图推动欧盟的战略自主。所谓战略自主,主要是欧盟要增强独立行动能力,摆脱对美国和北约的过度依赖,建立平衡的欧美关系。在2021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马克龙明确指出:“欧洲、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必须参与解决自身安全问题。如果我们在北约内部过于依赖美国,我们自己就会处于在边界上无法受到保护的境地。”中美的战略博弈也增强了欧盟战略自主的意愿,博雷利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欧洲人必须要避免走到这样一步,即不得不在成为‘中国的殖民地’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之间做出选择。”

  但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在“反俄政治正确”的氛围下,欧盟的战略自主派都迅速采取了与美国、北约靠拢的姿态。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中,法、德领导人采取了务实政策,发挥了主导性的斡旋作用,达成了《明斯克协议》,形成了所谓的“诺曼底模式”。在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中,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主导解决欧洲内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却都消失殆尽,基本与美国持完全一致的立场。乌克兰以及欧盟内部一些力量不断批评认为,2014年法、德未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严重错误。在这种政治局面和舆论氛围中,自主派在推动欧盟战略自主方面将很难有新的大的作为。

  三、环欧洲“动荡之弧”的形成与欧盟内部秩序的隐忧

  冷战结束之后,欧盟在新的欧洲秩序创建中扮演了核心性的角色。2003年,即将完成最大一轮东扩的欧盟自信地宣称:“欧洲从未如此繁荣、安全和自由。20世纪上半期的暴力已经远去并让位于欧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个和平与稳定的时代。欧盟的创立在这种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欧盟的成功扩大使创造一个统一与和平的大陆的前景日益变为现实。”但是自2008年以来,欧洲周边地区连续遭遇各类危机,尤其是严重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此起彼伏,不断向欧盟内部扩散。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欧盟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安全挑战。欧盟作为世界力量的重要一极,周边安全困境和俄乌战争为它在塑造新欧洲秩序乃至全球格局中发挥作用造成了重大牵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