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铭清:文化基因是决定因素 文化台独荒谬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0:12:59  


 
  “台独”势力藉教育改革之名,塞进大量“文化台独”的内容。乡土语言教育是另一个主要内容。1999 年台湾教育部门大张旗鼓地展开“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包括引起争议的“乡土语言”等内容都获得通过,决定于 2000 年下学期开始实施。“乡土语言”部分号称要“以多元文化精神及尊重各民族群语文特性,纳入正式课程实施教学。强调族群语文对乡土文化延续及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还有少数“诗人”,提倡用“台语写诗”,妄图以地方语言区隔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其实,他们所谓“台语”就是在福建南部使用的“闽南话”,即中国众多地方方言的一种。

  台独分子掀起的“拼音之争”也是他们“去中国化”的一个例证。他们认为作为国际通行标准的“汉语拼音”是由中国大陆制定并推广的,因此,将是否采用这种拼音上纲上线为“统独”之争,要求选用“通用拼音”。

  2008 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对“文化台独”的恶劣的做法进行了局部的拨乱反正,对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去中国化”的“不适用词”部分地进行了修正、勘误,增加了“两岸同属一中”的表述和“去皇民化”的内容;把“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接收台湾”改为“光复台湾"等等。但对“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李白是外国人”之类“去中国化”的内容却没有订正,因此被称为“课纲微调”。但仅仅是“课纲微调”,民进党当局都不能容忍,2016 年蔡英文上台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撤废了“课纲微调”。

  2018 年 8 月 13 日,台湾“课审会”敲定“12 年公共教育社会领域课程纲要”,确定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这又是一桩典型的“文化台独”。“文化台独”这一倒行逆施不但是破坏两岸关系的实际步骤,更是包藏了他们对抗国家统一的险恶居心。

  长期以来,“文化台独”都是民进党主要的指导方针和政治路线之一。虽然在各个阶段表现形式不同,但民进党企图通过切断两岸文化脐带以谋求“台独”的险恶用心始终都没有改变。民进党执政后,“文化台独”与“法理台独”成为了推动“台独”的两个轮子。他们知道推行“法理台独”一步到位的难度,便从“文化台独”入手,为“法理台独”创造舆论条件。民进党上台后,把推行“文化台独”作为“法理台独”的优先步骤,为“法理台独”的实质目标“修宪”、“改国号”、“国旗”等做准备的图谋已经昭然若揭。

  台湾的有识之士认为,“文化台独”是台独势力搞的一个针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洗脑工程”,他们企图以这样的“假议题”、“伪议题”,达到割断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的目的是徒劳的。2016 年 11 月,台湾竞争力论坛发布了一项民意调查: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由当年上半年的 46.8%上升到了 52%,更有 86%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从一个结果反映出台湾民众对台独势力搞“文化台独”、企图把中华文化从台湾连根拔起、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