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中评智库:中国推动全人类和解式现代化 | |
http://www.CRNTT.com 2023-04-23 00:10:36 |
四、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成功之道 (一)毛泽东从“农民革命起家”即以社会需要推动国家变革。建政之后,先是赶走西方殖民者,防止外国再度干涉、插手中国事务,使中国人民成为中国主权的主人;参与朝鲜战争,使中国成为名实相符的现代“独立国家”,中国人民政府成为中国大陆真正的决策者。之后,毛泽东在国家建设方面,采取了“安全优先于民生”,使中国有了原子弹;“重点发展优先于全面现代化”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并“透过以农业生产的原始积累,支持工业、国防的发展”等政策,中国大陆才获得真正的国家安全,摆脱了重蹈“被殖民”的命运。 (二)邓小平的国家现代化之路,也是从“四化”开始,只是内容修正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为了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合理做法,又不失自己的自主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以往中外专家都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只是为了“借鉴资本主义手段,为中国的发展‘补课’”障眼法。事实上,这应该是邓小平的一种“以我为主”的创造性转化之道。任何寻找外在方法,必须符合原本的内在价值,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内在动力,并且不改变原本的社会主义目标、从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习近平总结、整理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努力的成绩和缺失,提炼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路和实践取向。 一、指导思路有三:1、为人民服务之初衷: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全体国民,不是为了某个阶级。在工业时代国家所谓的为“全体国民”,不仅仅是从需求面检视其“救济措施”或“福利政策”做得是否及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是检视其政策,能否从供给面真正地为绝大多数国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就必须依赖不以“营利”为目标的公有企业,只有公有企业才能在必要时以国家政策的“公平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以资本家的利益、企业本身的利润为依归。所以“为人民服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务人员而言,不仅仅只是依赖宗教式的道德要求,而是国家拥有相对性的资源和实力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2、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任何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状态和情境,选择符合自己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则其发展的需求才能持续不断。所谓符合“国情”,具体来说,又包含了:一是社会对改革的承受力。一个国家追求生产力的变革、发展,必然是对现有秩序的改变,在此情况下,“急于求成,作出政绩”几乎是所有西式“民主”政权执政者的心态,因为有换党换人的压力。然而罔顾社会对变革的承受力,其结果往往是“未得其利,先蒙其害”。中共称中国大陆的变化,“既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又维持了社会的稳定”,正是由于没有实施西式“民主”。所以从政党的角度言,可以从长计议,从容施政(当然地方当权者政绩心态依然存在)。二是国家的改革,必须寻找改革的“根本动力”,而“内生动力”就得之于人民从改革中获利,亦即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让改革的红利与人民共享。有了领导的改革意愿与决心,又有由下而上的改革动力,改革自然容易成功。三是结合国家、民族原有的“价值观”。通常我们论及一个国家以“西方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变革都习惯分为“器物、制度、价值”三个阶段,而最困难的是“价值”。而“中国式现代化”处理“价值”议题的方式,则要求在自己国家、民族原来的文化中,寻找符合国家现代化的文化价值。自己固有的文化价值中,赋予现代性的意义。如孙中山把民本思想和民主主义嫁接起来;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相近的思路,这是一种冲突最小的现代化变革。所以中国国家、民族的现代性追求,不是使自己变为“西方”人,而是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人。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