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蔡定剑:中国改革的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1-16 05:48:58  


基层公民的维权推动着中国的政治改革,图为2007年年底,厦门举办公众参与座谈会,围绕海沧PX项目环评报告听取公众意见。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讯/腾讯网日前登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2008年底在燕山大讲堂所做题为“政治体制改革30年”的主题演讲,蔡氏认为,过去那场靠观念支撑的改革已经过去了,改革的动力在哪里?02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这个变革以公民社会的出现为迹象,基层公民的维权推动着中国的政治改革。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很多演讲会、报告会,但是讲政治体制改革的确实很少。我觉得我们不能避开这个题目,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样,需要反思、总结,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我是30年的经历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由于工作机会使我可以接触一些高层信息。1988年、1989年时,我刚到全国人大不久,也参与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研讨,后来我被抽调到十三大报告起草组下面的社会主义民主专题组,参与了部分十三大报告起草工作。之后我也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包括全国人大一些制度、宪法的修改。我们曾经试图在深圳搞政治体制改革,比如深圳特区立法权的授予,和深圳人大的建立,所以我说我是一个参与者、经历者。 

  我今天想介绍三个题目,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回顾;第二、政治体制的阻力和动力在什么地方。第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回顾; 

  1978年是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在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反覆强调,从文化大革命得出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发展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些话至今仍然是经典。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年来支撑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这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确立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没有消失的意义。 

  此后,我们马上就进入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建设,1979年。修宪县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将县一级人大代表改为直选。198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政治体制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克服这些现象,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 

  1981有一部名叫《苦恋》的电影,这是一个军队作家写的电影,写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华侨画家,他很爱国,但是这个电影的背后问了一句,你爱这个国家,但是国家爱你吗?因为这层意思,这个电影被认为是灰暗、低调的电影,没有上映。这是当时带有文化、政治性的事件。 

  1978-1982年,中国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整个社会焕发出一种解放思想的活力,这是一个要求民主自由、政治改革呼声比较强烈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进行了30年来第一次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次政治体制改革是制度性的,不是思想观念性的。我们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最后总结在宪法里面的我认为有三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