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赋予农民话语权方能保障粮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09-01-17 12:12:09  


辛勤劳作的农民何时可以对粮食价格拥有话语权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红网今天登出吴睿鸫的文章,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以及粮食价格的制定,幷没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因此“赋予农民话语权方能保障粮食安全”。文章内容如下:
 
  从2007年开始,国内很多媒体都在关注国际农业资本对国内大豆和食用油市场的争夺。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出台政策保护国内豆农的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然而,我们看到最近两年一直在低位徘徊的食用油价格却突然出现暴涨,幷长期维持高位。(《CCTV》1月15日)
  
  对于外资企业窥视和欲想霸占国内粮食尤其是大豆市场,从两年前媒体的“独家”关注,演变到现在官方(海关总署)正式发出预警,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控制国内粮食领域方面,不但出乎常人的想象,而且正在扰乱我国整个粮食市场。
  
  倘若外资企业果真控制了国内粮食领域,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问题不仅是简单的吃饭问题,更是一个宏大的政治问题。中国一旦缺粮,由于人口数量庞大,指望国际上援助是靠不住的,这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与此同时,会严重破坏我国粮食市场环境。跨国企业无非是靠资本输出,来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影响到全球性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结构,达到这个初衷。跨国企业如果占据中国粮食市场,就会加大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而增加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
  
  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属于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遇到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粮食安全更应成国家战略方针,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面对外资企业对我国粮食领域恣意侵略,绝不能仅满足于媒体关注、专家呼吁以及官方预警,一定要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对应之策。
  
  首先,要阻断外来资本的过度介入。既然海关总署已发出了外资企业影响国内粮食安全的预警报告,那么,国家职能部门一定要不等不靠,尽早制定出公共政策,尤其像外国资本介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过程,要划出一条“高压线”;还有,国家不仅要扶持中粮等大企业,还要对中小企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放松流动资金的贷款,保护中小收储企业等,来防止国内粮食定价权被外资牢牢掌控。
  
  再者,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外资企业轻松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充分暴露了我国的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确实存在诸多弊端。譬如,在前一轮中国粮食价格上涨时,一边是一些地方粮食出现严重短缺,另一边却是一些产量大省为大量余粮运输不出而愁眉苦脸。显然,加快粮食领域的体制改革,已变得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更为重要的是,要赋予农民话语权。尽管我国已建立起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以及粮食价格的制定,幷没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一面是国家鼓励企业要走出去,实施海外农业战略,另一面则是农民种粮食积极性普遍降低,农村土地大量撂荒,表面上看是农民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实则是农民话语权的严重缺失。
  
  值得关注的是,从现实来讲,大多数阶层都能通过话语权的表达,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譬如,由于最近汽车行业遇到销售困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商务部办公厅提交《关于应对国际金融风暴扩大内需拉动汽车消费的有关政策建议》,换来了减免车购税利好政策的出台。因此,要想调动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和培育有利于种植粮食的市场氛围,赋予农民的话语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