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施政 要准确把握社会脉搏

http://www.CRNTT.com   2009-02-03 10:37:49  


 
  从2008年5月委任首批副局长和政治助理以来,特区政府的一系列公共政策行为几乎都无法获得香港社会普遍支持,关键也在于特区政府没有准确把握香港社会脉搏。 

  什么是香港社会的脉搏?以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和实践为“纲领”来分析,可以概述为:香港社会越来越普遍地认同和支持经济讲“一国”,亦即认同香港经济必须与国家主体经济一体化,同时,越来越普遍地认真深入思考政治“两制”如何与经济“一国”相协调。换言之,大趋势是朝着认同和支持经济政治均必须以“一国”为前提和基础的方向、目标前进,而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 

  如果不承认上述大趋势,就无法理解特区政府以为副局长、政治助理可以拥有外国籍或外国居留权,而香港社会主流民意却不予认同的重要差异;就无法理解特区政府推行所谓“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方案,而香港社会各界意见却非常分歧,而且,反对者越来越众的重要差异。 

             政策争议折射的主流民意 

  同样,如果看不到大趋势虽然愈益分明,但是,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也就无法理解在反对所谓“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方案的各种意见中,占主流的是技术层面的意见和关于个人、家庭利益的考虑,从香港人心回归、全面准确落实《基本法》第九条关于特区正式语言的规定等角度来提出批评者,仍属少数之重要差异。 

  回顾香港回归祖国至今近12年的历史,目前香港政治形势可以说是最错综复杂。在第四届立法会中,各党派关系既分明又混沌;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是空前地松散;特区政府的管治急速弱化,施政顾此失彼或自相矛盾;归结起来,都是反映或者折射根本一点:香港社会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实践正进入由经济讲“一国”政治讲“两制”向着认同“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的目标转变的最后关头。在这一关头,思想、情感、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是不可避免的,言论和行为的摇摆甚至反覆是不可避免的。香港政治在这一关头滞留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区政府是否或者能否站在这一历史转变的前面,引领香港社会克服转变遇到的困难。 

  毋需赘言,特区政府必须首先准确把握香港社会脉搏,才能担当领袖角色。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甚至折磨甚于公众,那么,首先使自己从那样的矛盾或折磨中走出来,乃是正确制定和推行公共政策的先决条件。 

  己丑年正月初二香港车公庙的“下签”如果值得大家—无论信众还是非信众—都重视的话,那么,特区政府能否尽快准确把握香港社会脉搏就是最值得大家关注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