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大国争锋 中国向印度学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09-04-17 08:46:22  


 
  时代周报:为什么中国要优惠外资企业,歧视内资企业?

  黄亚生:这个问题我无法准确判断,估计是我们过度地强调GDP,因为外资企业会带来大规模的资本,它的效应是非常大的,而内资企业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具备。如果我们重视就业和居民的收入,那么就会重视内资企业的发展,国内主流的经济官员也开始有此想法,因为内资企业提供的就业远大于外资企业。

  在经济发展快的时候,仍然有不少民营企业家要到香港、海外上市筹资,或通过出让股本而不是贷款来获取资金,甚至被迫让外资企业收购,如凯雷收购徐工案,这都是限制内资企业贷款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果。

  时代周报:改善金融体制,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发展乃至农民创业有重大影响吧?

  黄亚生:对。如果中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股票改革、金融改革,会出现十家世界级的公司,这个可能性会很高。

  由于农民能够承包经营土地,因此农民应该是最具创业精神的。为什么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根源还是出在农村问题上。

  就从经济政策谈起,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90年代的农村金融改革没有延续80年代的模式。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从1985年的40多万家,萎缩到1998年的9万家,这么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9万家网点能够提供贷款,农民的储蓄大部分是进入邮政储蓄,而邮政储蓄只能吸纳存款不能贷款。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金融改革,对当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取决于良好体制

  一个国家有没有高速公路,是这个国家经济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时代周报:当下政府很强调今年要“保八”,也为此投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你对此如何评价?

  黄亚生:国内很多人,包括很多政府官员有一种观念,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硬件设施。经济发展或者是经济不发展,在我看来更多是取决于无形的因素,如制度设计、金融体制、法律体制。我们从这个观点来分析这两个国家。

  在80年代时,印度的公路长度是领先于中国的,印度在英国统治下建设了很多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主要是90年代后半期才开始的,这得益于中国的经济改革。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主要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在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上。由于不受舆论监督及土地私有权的约束,中国浪费了大量的、昂贵的资源用于建设毫无经济利益的摩天大楼和政府建筑,它们本应该投资于教育及医疗。这种高度依赖政府投入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消费潜力造成了最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度。

  一个国家在软件设施方面具备优越的条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有了经济发展才有了资源,有了资源之后才去建设高速公路。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有没有高速公路,是这个国家经济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印度现在没有漂亮的高速公路,没有华丽的机场,但它的经济也能够成功。

  经济起飞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有良好的软件设施,尤其是金融制度、教育等。中国普遍的看法,是认为现在面临的国际金融风暴,应该建更多的铁路、公路,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