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青春文化”高开,“青年文化”低走

http://www.CRNTT.com   2009-05-05 10:17:18  


在张元的《绿茶》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子的校园生存和社会生存的截然不同的面貌。
  中评社北京5月5日讯/上海《东方早报》昨天登载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志强的文章《“青春文化”高开“青年文化”低走》,文章说,市场经济的来临,消费主义大潮的兴起,我们不难看到,“青年文化”已经被“青春文化”替代。这种替代的过程,呈现为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青春文化的低龄化趋势和青年文化的老年化趋势。换句话说,“青年”要么变小,要么迅速变老。 全文如下:  

  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前20年的时候,梁启超就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隐喻:新的中国应该是少年中国(“少年强则国强”)。从此,“老年”就与腐败、陈旧的文化想象相关联;而“青年”则成为崭新的、进步的、革命的。而“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进化论的出现,当时海归派知识分子对教育下一代的期望等种种文化的驱动力,把“青年”推向了中国历史变革的前台。 

  由此,在中国现代历史中,各种各样的革命思潮和政治运动,都被打上了青年政治的印痕。激情四溢的启蒙主义文化与浪漫多姿的理想主义思潮,成为中国革命政治的特殊魅力。“青年”本就不是一个仅仅与年龄和心智相关的概念,而是牵连到身份、信念、党团和阶层的概念。简单地说,“青年”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神话。 

  我们曾经赋予这个神话许多含义:新青年、社会新生力量、社会主义新人、共产主义接班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都被赋予“社会政治主体”的意义。在曹禺的《雷雨》中,周萍对周朴园的抵抗和妥协,被看作是新青年心路历程的写照;而在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中,那群骚动不安的年轻人,成为萌发着希望、孕育着生机的新中国象征;在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年轻人更是代表了改革的动力、真诚的人生和未来的生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