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解读:低温、强震、乾旱和暴风雪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23 10:21:57 |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主要台风和飓风事件: 2005年8月25日至31日,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西岸,先后影响了佛罗里达州及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并对新奥尔良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死亡1209人, 损失344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在孟加拉湾形成的热带风暴“纳尔吉斯(NARGIS)”,2008年5月2日早晨在伊洛瓦底省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接着横扫缅甸三角洲地区,穿过伊洛瓦底省、孟邦、克伦邦、勃固省和仰光省。据报道,登陆初期,该热带风暴的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缅甸官方媒体的报道称,强热带风暴已经造成超过13.3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9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莫拉克台风居首。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受其影响,8月6~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有300~500毫米,福建柘荣达708.0毫米,其中8月6日20时至9日20时,浙江泰顺九峰雨量达1235.3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过50年一遇。台湾阿里山过程降水量为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强降水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 4.流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5.乾旱与洪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