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不必被反对派喉舌牵着鼻子走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11:29:22 |
《苹果日报》用心险恶 但是,《苹果日报》却挑拨离间指“李嘉诚恶晒”,诬蔑“中央肯定李嘉诚在港的经济霸权”,“令香港仇商情绪恶化”云云。 香港为什么出现了不能掉以轻心的仇商仇富情绪呢?笔者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苹果日报》长期煽动仇商仇富情绪,分化社会,破坏和谐;二是香港社会转型,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穷人向上流动机会减少。而针对社会转型向上流动机会减少,《苹果日报》诬蔑中央肯定香港工商界在港的“经济霸权”,并赋予其“政治特权”,导致有关仇富的争论,矛头不仅指向香港工商界,而且指向中央和《基本法》规定的香港政制发展,这是《苹果日报》用心险恶之处。 梳理香港仇商仇富情绪的来龙去脉,有助看清《苹果日报》是如何蛊惑人心、推波助澜,从而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同时,也有助认识清楚仇商仇富情绪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从而从根本抓起,尽快实现经济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向上流动机会。 实际上,香港社会过去不但不仇商仇富,而且是认同经过努力奋斗向上流动的价值观,羡慕像李嘉诚那样依靠自己打拚赢得成功的人士。李嘉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香港人看做“香港梦”的典型代表。很多香港富人,都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谱写了各种传奇的发达故事,李嘉诚靠勤奋和智慧发家的故事更是无数香港普通人的行动指南。 从渲染“官商勾结”到煽动“政治仇富”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沙士肆虐的惨痛影响,失业率一度攀升及资产蒸发,使人人自危、迷茫和忧虑。反对派政客利用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大造所谓“官商勾结”舆论,藉以制造矛盾,分化社会,令香港一度陷入内耗深渊。兴商重商本来就是香港的传统,也是香港的成功之本。但是,所谓“官商勾结”指控下民粹主义泛滥,一系列重大的商业项目都引发激烈争议,置身其中的官员甚至商人都成为攻击的对象,以致商人感到香港不再重视创造财富,而只着重财富分配,商业决策处处受到政治掣肘,创富的商人竟成为“罪人”。政府则动辄得咎,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社会亦缺乏搞好经济的和谐环境,这不仅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亦令香港社会产生了可能会被边缘化的忧虑。 2003年至2005年兴起的“官商勾结”指控,其所煽动的仇商仇富情绪,矛头是指向特区政府和本港工商界人士。但随着香港政制发展,反对派和《苹果日报》煽动的仇商仇富情绪,矛头不仅指向香港工商界,而且指向中央和《基本法》规定的香港政制发展。《苹果日报》声称:“回归后,由于大地产商、大商家操控了立法会功能界别、操控特首选举委员会,更因他们与北京掌权者的关系,使特区政府的施政不断向大商家倾斜……刺激起仇富情绪。这种情绪将导致港人放弃默默耕耘奋斗精神,而倾向抗争。”《苹果日报》又声称:“当市民看到商界不但垄断经济利益,连政治利益也全放进口袋时,他们自然感到难以接受,自然强烈要求打破现时政治经济上的垄断,争取改变畸形的政治经济制度,包括争取尽快落实公平公正的双普选。”《苹果日报》如此煽动“政治仇富”,竭尽蛊惑人心之能事。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