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2010,公民精神成长记录

http://www.CRNTT.com   2010-12-28 09:06:34  


11月21日,上海大火后第7天,上海的胶州路上,千疮百孔的大楼前堆积出一片哀恸的花海。成千上万的上海及外地群众自发来到这里,鞠躬,献花,默哀。
  中评社北京12月28日讯/11月21日,上海大火后第7天,上海的胶州路上,千疮百孔的大楼前堆积出一片哀恸的花海。成千上万的上海及外地群众自发来到这里,鞠躬,献花,默哀。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这一次,他们用一种和平、坚定的力量,以其自身公民力量的觉醒真正雄起,我开始有些骄傲,为这些人,非其他。”一位观察者在《2010,上海之变》中这样写道。

  事实上,在2010年中国很多公共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公民意识的强烈萌动,看到公民理性的力量。

城市之变

  《新世纪周刊》记者赵何娟是《2010,上海之变》的作者。她说,在上海这次大火后,她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此前,她的脑海中刻满了“上海人不够大气”、“上海男人太精致”、“上海女人太拜金”之类的印记。但这一次,她却在上海人的平和之中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大火后,我每天晚上都会去现场,倒不一定是采访,只是去看看,去听听人们怎么说。”赵何娟说,那段时间,三五成群的上海老人,聚在一起,也夹杂着一些年轻人,他们在那里讲述历史,讲中国式民主,讲中国的倒退与进步,讲人的本性。

  “头七”那天,鲜花铺满了胶州路,覆盖了火灾后的焦味。那一天,赵何娟再次被“这次感觉挺带劲的”上海市民所感动,“我自己也很想哭”。

  她观察到了一些细节:一位上海老人站在大楼对面人行道的台阶上,振臂一呼,大声质疑政府的政绩工程和救援不力,逐渐集聚过来的群众中不断响起掌声。一个交响乐队自发前来,默默地合奏一曲,优雅地离去。一些人手捧大把鲜花,轻轻地为路过的人递上一支。

  在这次致哀中,赵何娟也感受到了秩序之美,数万群众井然有序地排队献花,没有人喧哗,没有人吵闹,没有人嬉笑。“市民表面的平和与内心对合法权利的坚持,越来越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性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