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中国政改的迫切性及路径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1-03-25 10:13:58  


 
  要推进中国的政改,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对政改迫切性的认识问题。

  改革30余年,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成分、阶级基础、权益意识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现代化,但社会的治理结构和政治控制还处于前现代化阶段,过去的政府改革基本局限于行政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政治改革需要的是在政治结构、政治参与和政治开放上出现一个质的变化。这就使得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重受制于政治结构的变化,两者的背离程度越来越大。

  政改的踯躅不前无疑会使人们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群体逐渐失去耐心,改而采用暴力去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加害弱者。况且,目前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参照,就是西亚、北非国家的民众抗议运动对中国国内部分民众会产生吸引力。所以,对政改执政党应该要有一种紧迫感,不能持鸵鸟态度。

政改的目标与主要途径

  至于政改所要达到的目标模式,我认为是自由民主。尽管政治民主化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则相同,即自由民主,这是被人类迄今为止的民主实践证明为最好的。中国的民主实验应该以此为目标函数,无须刻意去寻找另一目标。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政治逻辑也是宪政治国、有限政府,它要求对市场中的个体产权和民主权利进行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障。

  困难的是具体路径的选择问题,也即如何将自由民主的原则和精神贯穿在政治体制的设计中,建立起配置合理的权力架构和治理结构。这是关键。为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能代价最小成效最大。
  
  一是从县政改革入手,改革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民主的一个具体实现形式是选举。选举的精髓在于竞选而非全民直选。就中国来说,竞选制度的建立不宜一下子全面铺开,可以把重点放在县政这一层次。

  因为中国的基层虽然已经普遍实现了村民和社区的自治,但受环境所限,自治水平和程度很低,生长空间非常有限,要靠它们去推动党内和社会民主,是小马拉大车,根本推不动。从省级以上高层推行竞选,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很大,目前也不太现实。因此,从稳步推进民主计,突破口选在县级党委和政府最恰当。县级政权在中国的政权结构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步,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它多为具体的行政事务,改革出现失误,相对容易控制;另外,县政直接针对民众,而当前很多群体事件和社会矛盾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县,是由县级政府的不当行为引起的,因此,人们对它变革的期望也很大。

  县政改革的关键是约束县委书记的权力。中共已开始推行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公开的试点。这是好的开端,下一步应推进县委书记的差额选举试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县委书记在对上负责的同时切实也对下负责。当然,在县政改革的同时,要继续完善基层民主,并在条件合适时逐步试点高层民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