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美国人眼中的孔子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44:47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张涛选择了代表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的几大报纸共3000篇文献,对近代以来孔子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进行了系统、细致而又深入的考察。对于中国文化的海外形象研究,这无疑是一次有益而扎实的探索。

  从1849年至今这波谲云诡的160余年历史,在这位学者的梳理下,被分为五个时段。

  1849年鸦片战争轰开中国近代史大门时,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亚正掀起一股淘金热。大量华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美国人眼中的华人落后、愚蠢、迂腐而又狡黠,这些负面特质无一例外地被投射到孔子身上。否定孔子的思想,讥讽Confucius(孔子)实乃confuse(混淆、迷糊),甚至指斥孔子为“反文明”特性之源的声音甚嚣尘上。傲慢的美国人主张,“去孔子化”、全盘接纳基督教文明才是中国进步的必由之路。

  及至1882年,美国通过《排斥华人法案》,排华情绪上升至顶点。然而,与此同时,美国进步主义思潮波及全国,理性的声音渐渐回归。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孔子观也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既有斥责中国落后、贬损华人言行的内容,也有渐渐欣赏孔子思想,逐渐引用并以此鞭策美国政治与社会行为的一面。

  而从1920年至1950年的这三十年,对中美两国而言都堪称动荡年代。在中国,孔子形象在一次次政治翻覆中震荡起落,但在民众心目中始终岿然不动。在美国,孔子延续着美国政治监督者、评判者和启发者的角色,甚至被塑造成值得美国信赖和支持的中国文化符号。

  从1950年开始,因美国冷战时期的对华政策和国内变革,本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孔子被用作美国对华冷战的舆论武器,发挥攻击中国大陆、支持台湾的重任,服务于美国的冷战利益。另一面,孔子仍然为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处事、个人修养提供指导,并逐渐渗透到日益发达的消费文化中。

  1972年,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融化,中美告别敌对状态,进入新的外交阶段。孔子成为两国增进对话了解的窗口,启发着美国人对当代中国的认知,更被认为是美国“打开东亚之门的钥匙”。但是,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孔子作为扩展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工具,也极大地挑战着美国的文化影响。

  显然,孔子,这个最著名的中国老头,在美国人心目中从来就不是那个单纯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为我们证明,在美国的孔子形象至少受到四重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的状况、美国国内政治与社会状况、孔子在中国国内的影响,以及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地位。今天,当我们在全球传播孔子及其思想时,应该考虑到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正视他国的中国观。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排开政治的不利影响,经历过最初的无知和偏见阶段后,孔子在美国始终受到尊重,其话语被时时引用,其思想不断被拿来映衬、纠正种种不当和谬误,其为人处世原则也被一一效仿。只要还原孔子智者和哲人的本来面貌,其思想必定闪烁智慧的光芒,不难达成其他文化对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不是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曹静 《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张涛着,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02-03 11:09 来源: 解放日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