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金融体系的“失衡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08:54:18  


 
  新华社近期也报道称,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新增外币贷款达468亿美元,占去年全年新增外币贷款量的三分之一,表现出明显的“负债外币化”的倾向。

  “负债外币化”现象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结汇意愿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以及跨境资金流入加剧的现象。去年底,市场出现了数十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停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加快结汇,卖出美元持有本币。

  由于国内利率水平较高,大量热钱也倾向于涌入境内市场,造成中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也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对于借入大量外币资产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产生,将更加鼓励其增加其外币负债,这是因为企业能够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汇兑收益。

  问题也随之产生,一旦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扩大,可能带来货币政策的收紧,从而导致资产泡沫破裂,并造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而借入外债的企业也将因过度投机付出沉重代价。

  这样的循环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吸收了危机教训的泰国和印尼等国,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开展了大规模而痛苦的国内金融改革。

  在多年后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但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资本账户开放却不明智;与资本账户相比,国内脆弱的金融系统以及利率畸高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更重要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汇率被高估、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以及竞争力削弱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 如何争取主动

  中国的国内金融改革如何争取“主动”,需要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但在日本继美国和欧洲之后开展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整个新兴亚洲市场都在面临资本流入的大背景下,过快开放资本账户的风险已然开始明显增加。

  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至少不能够继续“一条腿”走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应该被实质性地提上议事日程。

  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状况决定存贷款利率,更加重要的是,要真正引入市场竞争。比如说,在过去的十年中,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目前的占比已经不足2%,而民营银行的占比则更加小得可怜。与此同时,在信托等行业出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苗头却被一点一点蚕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