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治理造城之风到了必须下猛药的时候了

http://www.CRNTT.com   2013-08-29 08:32:43  


“造城”运动会带给城市怎样的未来?
  中评社北京8月29日讯/最近,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这些数字,加上各地频现的“国际化大都市”规划,不时曝光的“空城”“鬼城”问题,让人们忧虑,“造城”运动会带给城市怎样的未来?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不可否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旧城改造、建设新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中国城市新区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亮点之一,前有深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中有郑东新区,近有西咸新区,都为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后来者一定要重视的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必须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必须量力而行。新区建不建、建多少、建多大、标准多高、速度多快,这些问题应该到实践和群众中找答案,在充分细致的调研论证中明确路径和目标。

  文章称,然而,遍地开花的新区、新城,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容,往往与之背道而驰。“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后,100年不遗憾”,在这样的口号下,一些地方城市建设的虚火太旺。或不顾自身条件贪大求快,或人为提高建设标准不计成本,或无视群众利益蛮干硬干,吹大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泡沫”。比如,在西南一个县级市开足马力上房地产项目,仅消化现有住房就需至少15年;而江苏某镇明知政府财力不足,征地速度却不降,直接给农民打白条,说征地补偿“过两年再给”。类似这样的现象,各地并不少见。

  这种与实际脱节、与规律相悖、与民意相违的“造城”之风,表面上红红火火、风风光光,实际上却是精血亏耗的虚火症。一些城市盘子做大了,骨架撑开了,高楼起来了,却缺乏完善的公共设施,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也远远落在后面。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