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周末分享:世上最能“领略”的人最幸福

http://www.CRNTT.com   2014-12-12 12:32:27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因为,看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在内心引起、形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在文学或艺术欣赏中尤其明显。较有水平的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还应该是一种再创造。诗人该是对文学或艺术较有感受力的群体,因而华兹华斯会提出对欣赏对象的“再创造”一说。这种“再创造”便是一种趣味。结合朱熹的诗,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创造出来的欣赏趣味,便是“源头活水”。

  提到“静趣”,朱先生情不自禁地随意举了一些古诗中的例子。“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在水中游动,戏耍莲叶,能将此情此景捕捉,读到趣味并写下分享,这需要相当的静心、悠闲与感受力、创造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静景美好淡然,动景也随之清雅,心境自然平和、明亮如镜。“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远离尘世的烦嚣,有柴门,听着蝉鸣。落日,孤烟,略带沧桑,黄昏之趣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能在此等境况,用心感受并捕捉生活的味与趣,若非天生有文人、艺术家的特性,如何得之?若不能如此,试问,漫漫人生路,何以解忧、解困、解闷……?

  静趣之“静”,说到底,实为“心之静”,即朱光潜所说的“心界的空灵”。只有心能静,才有美景能生长,才有生趣能添彩……

  原标题:乐享“静趣”:世上最能“领略”的人最幸福
 
  文/严诗喆 2014-12-09 15:53 来源:腾讯儒学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