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增长提质:问题与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15-01-05 09:38:38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日益紧迫。
  中评社北京1月5日讯/当今世界,是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人类在不断开创美好未来的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各主要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是世界经济依然没有走出困境。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尖锐化成为全球性现象。

  《新经济导刊》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文章表示,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人类发展遇到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旧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存在严重缺陷。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四大提升

  文章称,关于增长质量,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就给予了比较系统的关注。从那时以后,一些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关于增长质量的报告。但是,关于增长质量并没有统一的、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义。根据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增长质量的内涵:一是增长的集约性,反映的是各类资源要素是否得到了高效的配置和利用。二是增长的资源环境友好性,反映的是增长是否与保护环境、维护良好生态状况的要求相适应。三是增长的平稳性,反映的是增长是否避免了大起大落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四是增长的公平性,反映的是增长是否普遍惠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及群体。

  按照这种认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规模显着扩大,而且至少以下四点体现了增长质量的提升:

  首先,经济效率大幅提升。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要素更加自由流动,对外开放扩大了资源配置空间,使得各类资源在地区和部门间的配置得到了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显着改进了经济的微观效率。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于中国生产率的研究很多,大多数研究表明,过去30多年,中国的生产率提升速度居于世界前列。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数据表(PWT)测算的结果,1980—2011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超过3%。

  其次,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这方面中国取得的进步,实际上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1978—201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以年均4%的速度下降。如果没有效率的改进,中国2013年的国内总产出需要多消耗112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接近于当年能源消耗总量的3倍。

  再次,经济增长的平稳性显着增强。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起伏频繁,波动较大。1978年,中国GDP增速达到11.7%,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GDP增长率连续快速下滑,1981年跌至5.2%。之后,经济增速迅速回升,到1984年攀升至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15.2%。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必然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宏观管理能力的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显着提高,排除遭受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相邻年份间的差异都在1.6个百分点之内。

  最后,经济增长的惠及面不断扩大。1981—2010年,按照世界银行每天1.25美元(2005年购买力评价)贫困标准,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过6.7亿,对这一时期全球减贫的贡献超过93%。在这同时,中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城镇常住人口从1.3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使中国数亿农村人口分享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物质和文化成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