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秘:传统政党要适应网络时代新要求

http://www.CRNTT.com   2015-12-30 00:09:56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秘。(中评社 高映竹摄)
  中评社香港12月30日电(记者 高映竹)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秘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新的思维方式。它必然会对既有的各种政治组织和制度产生革新效应。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台湾各政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开始改造自身组织和运作方式,向“平台+志工”方向的方向调整。

  “在传统上,政党都是一个边界清楚的稳定的组织,它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型的,最上层是政党核心,中间是各级党工,下层是普通党员。不同的层级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信息在这个组织体系内上下流动,却很少横向流动。”李秘表示,“但是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就是“去中心化”和“参与互动性”,这些特征都与传统政党的理念直接冲突,从而对政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和“九合一”选举展现了互联网的政治动员能量。此后,社运领袖纷纷成立新政党,希望在台湾的政党政治中分一杯羹。李秘认为,太阳花运动中的组织和运作模式为新兴政党的组织发展提供了借鉴。

  随着网络社会日益碎片化,“宏大叙事”已经激不起年轻一代的共鸣。而且他们都是个性十足,很难有一个目标能够成为共同的目标。李秘认为,新兴政党都不把自己视为社会发展的“引路人”,而是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党员、支持者、网民都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开展讨论,形成政策共识,然后联合采取行动。

  要把政党建立一个合作平台,还需要对网民和自组织产生吸引力,而愿意成为这个平台的志工。李秘指出,这样,政党就要不断发现和制造议题,然后把尽可能多的对这个议题感兴趣的网民和自组织连接在一起,实现横向扩张,形成一个议题共同体。

  此外,决策应当“基层化”。他说,“新兴政党把大多数的决策权、分配权、用人权彻底让渡给党工、党员、支持者,甚至是普通民众。党工、党员、支持者都不再是被动的任务执行者,他们把自己变成“版主”、意见领袖,主动去经营选民,育成小微社群。这样,政党的领导力最大可能地分布到基层,决策制定者是那些对“在地情况”最了解的人和富有才华的问题解决者,他们能够及时响应选民需求,量身定制一些切合小众群体的政策主张,引入更多普通民众参与到政党的运作中。”

  最后,李秘指出,“传统政党也进行组织改革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崛起,比如开放政党、党组织扁平化、增加互动性和基层党工的自主性等措施。同时政党仍保留比较明晰的意识形态和领导核心。这让传统政党的组织结构带有“联邦制”的色彩。”但是传统政党转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国民党,受制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要彻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