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林明治:构建两岸青年“共有观念”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00:13:38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林明治(中评社 秦正阳摄)
  中评社北京10月31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10月22日在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第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主题为“两岸和平与青年机遇”。论坛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林明治对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进行了探析。她认为,当前,在两岸青年交流过程中,创新青年的互动方式,构建两岸青年“共有观念”,将会影响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从而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

  林明治表示,“太阳花学运”标志着台湾青年世代一改过去的“政治冷漠”态度,开始走上台湾政治舞台,引起了两岸对台湾青年群体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她认为,2014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不稳定变数增加,两岸关系开始进入“深水区”。她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青年交流的讲话表示,青年世代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两岸青年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她认为,在两岸青年交流过程中,创新青年的互动方式,构建两岸青年“共有观念”,将会影响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从而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和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她表示,大陆积极鼓励支持两岸青年进行交流,每年都会组织两岸青少年进行各领域的交流活动,如夏令营、训练营、青年论坛等,为两岸年轻一代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创造机会让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了解大陆的历史与现状。“但是,两岸青年交流形式有待创新,夏令营、青少年参访团等活动大多是落地接待,看得多、听得多,互动性差,参与度低,甚至有些时候为了行程安排而走马观花,如此一来青年交流的形式大于实质”,林明治指出,大陆青年赴台交流依然稀少,且往往局限于985、211高校。

  “两岸青年交流,不应只是停留在两岸学生的交换求学,或者是两岸青年的短期互访交谈”,林明治认为,应加强两岸青年交流的深度,从制度建设、身份认同、心灵契合多个角度出发,多途径多渠道以实现两岸青年之间的融合。她提出了两岸可采取的策略与路径:

  第一,在制度上,可将两岸青年交流制度化与规范化,制定两岸青年交流计划,从短期、中期和长期阶段来落实两岸青年的交流,并将交流活动的绩效结果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提升两岸青年交流的质量和深度。同时,出台相应制度与规范,搭建两岸青年交流网络公共平台,让两岸青年针对共同关心的经济、文教、体育、环保、创业等话题展开跨领域交流,提高两岸青年交流的针对性与深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生活、旅游交流、就业创业的配套措施,为他们在大陆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便利。

  第二,在交流活动形式上,发挥两岸青年主动性与创造性,听取青年的心声与创新思维,甚至可以尝试让台湾青年参与创新举办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科技等新媒体,与时俱进地设计更符合新时代特征、年轻人真正感兴趣的交流活动。官方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信息支持,鼓励两岸青年自主创新交流活动形式,以年轻人的思维和视角来举办两岸青年活动,年轻人的交流活动让年轻人自主举办,其形式定会多元化多样化,而其参与度亦将有所提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