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大陆十四五规划与台湾的机会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00:03:58  


 
  (二)“规划和纲要”就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在以往的发展基础上,清清楚楚地公开宣示未来5年中国的作为和目标,亦即中国大陆承诺要作出的改变。而以中国的体量,则中国的“变”,当然就是世界的机会,人类的机会。而台湾在中国大陆的“变”中,原本就有其地缘、文化之便利,其“机会”自然更多,更快,也更大。

  (三)从“规划和纲要”的数万余字的内容来看,一般而言,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基础建设、环境建设、医疗卫生、农业合作、海洋合作、文娱服务等等领域,毫无疑问在全面现代化发展中,这些都是现代化显性的、有形的机会,当然是台湾必须努力争取的目标,因为投资报酬率高,需求量也大,当然是台湾进一步发展很好的机会,然而,以当前可预见到的两岸关系来看,这些需要官方许可的领域,对台湾的各行各业而言,这些“机会”就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机会,并不会成为台湾的“机遇”。

  (四)在“规划和纲要”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中,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便可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规划和纲要”还提出要“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其实人才的培养,正是台湾民间真正参与、可以大大发挥、有战略比较优势的强项。如果台湾的各个大学认真地、真诚地为自己的学生未来在华人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舞台有自己的竞争力,那就应该深入理解“规划和纲要”,针对中国大陆未来的行业所需要“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结合自己学校定位和优势,预测中国大陆的发展的方向,依此调整自己相应的课程、设计相应的内容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计划性地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未来中国大陆现代化征程中需要的“人才”,必然提升了学生职场的竞争力。那么相对于其他国际和地区的人才竞争,台湾的学子就将有着无可取代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大学也提供给自己的毕业生有了更多的事业机会。从这样有远见的大学毕业的学生、能不感恩母校吗?

  (五)另一个台湾可以发挥的优势“机会”,就在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规划和纲要”的第十篇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中的第34章的第1节是“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2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台湾的“机会”。有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台湾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就有“社会科学本土化”的讨论。如韦政通教授、杨国枢教授、胡佛教授以及黄光国教授等都是为中国社会科学努力贡献的大师,他们的经验必然可以成为如今的参考。以当年台湾的时空情境,他们的“本土化”努力就是“中国化”的努力。事实上,之后他们出版的论文集就是以“中国化”为名,即1982年由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出版),也就是要将中华文化传统和在地生活经验与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展现更丰富的社会科学风貌。直到如今黄光国教授依然以此为职志,努力不懈。我们相信两岸的社会科学精英是可以在这一方面进一步共建平台,一起努力,建立为中华民族服务的社会科学,以便与西方的社会科学对话,共同为全人类社会的福祉作出基础性的贡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