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透视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0-02-28 08:05:45  


  中评社北京2月28日电/分析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不管是发行央行票据及其发行利率的适当提高,还是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般都认为是在回收流动性,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举措,也是货币政策从过度宽松退出的标志性动作。但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前回收流动性、货币政策正常化,最终是针对什么目标?延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管理通胀预期、抑制经济过热、对冲外部热钱流入等等,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点似是而非。

  《上海证券报》发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东海文章表示,探究政策意图,需要完整的分析框架。在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之中,透视当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重要的投资含义。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大致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部分。最终目标包括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市场稳定等。中间目标包括货币供给量(M1、M2、M3等)和市场利率。典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情况较为特殊,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存贷款基准利率、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和道义劝告等。

  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支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向相反。所以,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以反推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不再令决策层担心,但以此认为货币政策预防经济过热,则言过其实。中国经济刚刚恢复潜在增长轨道,而且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此时谈论经济过热,完全是找错了对象。

  国际收支方面,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外部流动性的必要性,并没有在最近两个月的数据中有任何体现。由此可见,最近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最终目标可能在于价格水平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