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秋风:中国模式已经终结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10:22:10 |
有些人谈论中国模式,似乎是因为,中国的增长业绩特别突出。这一点,也许是事实。而恰恰是这一意义上的中国模式乃是一个坏模式。上述三要素在中国特定制度环境中形成的特定组合,确实实现了超高速增长,但也必然同时制造了严重的问题。 可以从比较优势说起。中国确实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种优势是自然的,但刘易斯等经济学家根本无法想象的制度,却将这个优势极端化了。受制于城乡分割的体制,农村的内生性增长和产业升级基本上被抑制。这样,追求幸福的年轻农村人口别无选择,只能大规模转移到沿海新兴工业区。由于数量众多而集中,农民工被迫接受较低的工资。法律不给他们任何希望,因而,工资也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有些专家所鼓吹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也要求各级政府制定法律、政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比如,政府免费向投资者提供土地,减免各种税收,政府不许工人集体维权,地方政府让企业自行设立保安,代行警察职能等等。 凡此种种制度把比较优势发挥到了极限。但极端就意味着自我伤害。经济学意义上的比较优势更多地只在理论解释意义上成立,在现实中,一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是有待于发现甚至创造的,因而必然是动态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则假定,政府可以确定比较优势并利用之。政府据此出台的种种制度把某一时间点上的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固定化。 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劳动力价格被人为地持续低估。这当然对全球资本产生了强烈吸引力,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在普通劳工被严重低估的工资的基础上,沿海地区形成一整套产业链和经济结构,它通过劳动力、资本、制度等资源的高投入,实现这超常规增长。 2004年,这样的体制就已经显示出严重问题:内部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比如贫富急剧分化,还有内外失衡。但似乎无人愿意认真面对这些问题,这套体制继续向前狂奔。尽管如此,从那年开始的劳动力代际替换,到这两年完成,那些被人为维持的廉价劳动力体制压制的年轻劳工,终于不愿忍受下去。 令人自豪的中国模式的根基动摇了。而这个时候,社会已经撕裂:底层充斥着失落感和绝望,精英则因为不负责任,所以充满不安全感,而在大规模移民。穷人与富人、大众与精英之间相互不信任和对立,在此清楚表现出来。这就是中国模式终结的标志。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