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台湾地域文化高度关联政治 应高度重视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00:23:27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阐释。福柯有句名言:“知识即权力”,说明知识(文化)从来就不是唯美、纯粹的自治领域,而是与权力(政治)紧密纠结在一起。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则称民族是一“想像的共同体”,也就是说,一个人认定自己从属于哪一民族、哪一国家,主要取决于“文化”,相同的“文化”--譬如说着相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是某一人群组成一个“民族”并认同这个民族的主要依据。20世纪国际学术界出现了“语言的转向”,近二三十年来更出现所谓“事的转向”。“事认同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事活动--即讲故事--理解个人生命的性质与意义,建立起自我认同。人们所诉说关于自己生命的故事,通常显示他们如何回答一连串与自我存在、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借着诉说故事和实践故事中的暗示与期望,人们逐渐变成他们后来所呈现的样子。关于个人自我生命的故事,通常镶嵌于更大的、关于某种集体的公共事,从后者取得主要的参考架构。

  简单说,“认同”问题紧密关连着历史或文学的事,这种事可以塑造或转换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国族认同”。如果回想一下,我们认定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很大程度是从小父母对我们讲的,或是中小学的教科书上这样说的,而且大多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给我们的。由此我们也可知道无论“台独”人士或是日本右翼人士,为什么他们对于教科书都那么重视。近年来,“认同”问题成为台湾学界的焦点,以“认同”为主题的著作接踵而至,层出不穷。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跨界进入文学的领域,一改以往主要依据社会调查或历史档案资料立论的习惯,广泛选择和采用了游记、善书、小说、民间传说、日记、杂志、语文教材、报纸社论与专栏等各种事性材料作为其论述的主要论据,这都说明“文化”与“认同”的紧密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说“政治”更多地指高层政治人物的活动,那“文化”则更多地指向民间--广大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台湾,很多现象表面看来属于政治问题(如选举),但归根结底,其实是文化问题。因此我们对二者的关注不可偏废。当前的台湾政治研究中,往往注重于选情的分析,关注什么人会当选,但这些民调的资料、选票的统计,只能回答“是什么”(即说明当前是什么情况),却无法回答“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及“怎么办”(即我们如何促使它改善)的问题。比如,选前的民调往往只能“预知”而无法“改变”选举的结果,如要瞭解部分台湾民众为何会产生某种认同上的偏差,也许只有从历史中去寻找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至于要对民众的认同取向产生作用,文学(广义的“文学”还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等现代传播媒介)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试举一两个例子。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阅读了鲁迅等左联作家作品而奔赴延安的青年学生,不知凡几,甚至使蒋介石后来在总结大陆失败的原因时,将之归于国民党文艺工作上的失策,称其为“一掴一条痕”的教训。1又如,笔者于2007年上半年在彰化师大客座时,目睹某亲绿电视台在其专题节目中以1948年军警当局在上海枪毙共产党员,以及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杀害犹太人、尸体堆积成垛的画面当作台湾1947年二‧二八事件时“国军”“血洗基隆港”的“证据”,由此深刻体会现代媒体--特别是当它有意散播一些虚假内容时--在塑造或扭曲民众认同时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