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周泽雄:国学怎么会热呢?

http://www.CRNTT.com   2011-05-20 14:17:10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起《三字经》、《论语》……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讯/“学术问题时尚化与学术问题偶像化,乃是同一战略的不同战术应用。在‘国学热’的鼓噪下,说来可悲,我们连些微学术成果都不曾听说,所见无非这里矗起了一座孔子像,那里立起了一座老子像,某个大学开设了国学班,某个组织以‘剪刀加糨糊’的方式编辑了一套超级国学丛书,某个开幕式上出现些可疑的古典元素。在考察国学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经济喧阗甚至还多于文化折腾。作为学术的国学尚在原地踏步,以国学名义拉动的地方GDP,或许已成果斐然。”上海《东方早报》日前登载周泽雄的文章“国学怎么会热呢?”:

  “我很反感‘国学’这个词,那是过去针对‘西学东渐’而提出的,所以你们在我的书中看不到这个词。国学作为学术不可能热,哪有‘学’热的呢!只能叫传统文化热。”在推介新书《中国智慧》时,易中天先生如此回答记者关于“国学热”的提问。说得太对了!虽然我并不反感“国学”这个词,我只反感“国学热”这个现象。是否任何一种“学”都不会“热”,我不敢断言,但“国学”不会“热”,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口。

   一幢百年老宅倘若热起来,意味着什么呢?最可能的答案是:老房子着火了。国学亦可作如是观,只要我们承认那个“学”字等于“学术”或“学问”,再结合识得繁体字的国民正与日俱减的事实,我们就得同时承认,国学的门槛正在日益增高,它越来越成为一种静穆且专业的学问。

  “国学热”是一个背逆人文自然的现象。依我看,只有借助某种偷天换日的方式,将其中“学”的成分最大限度地稀释掉,人们才可能见识到某种国学热的“伪形”。常见方式有三:一、把学术问题运动化;二、把学术问题时尚化;三、把学术问题偶像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