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发现治疟药,中医没帮忙 | |
http://www.CRNTT.com 2011-09-20 11:09:07 |
□ 结 语 有人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青蒿素与中医的关联:“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在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只是一个研究对象而已。(本文来源:网易新闻《发现者》2011年9月20日) 相关阅读:发现青蒿素:国际医学大奖这样“炼成”(2011年9月16日 《经济导报(济南)》 杜海) 核心提示: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它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周总理亲自批示下,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注册的为数不多的一类新药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治疗恶性疟疾惟一真正有效的药物。 拉斯克奖可谓诺贝尔奖的“风向标”。随着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这对有严重诺贝尔奖情结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长强,当年随其老师魏振兴参与了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4日,郭长强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青蒿素的提取成功在新中国中药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国各地的研究院所协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要感谢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医学,流传下来的古代医学记载对研究工作具有决定方向性的作用。” ○ 青蒿素的诞生 郭长强说,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还记得过去疟疾多发的情景。因为肉眼看不见的疟原虫在血液里“折腾”,病人的症状相当痛苦。“高热起来,恨不得把衣服全脱了都不解热;发起寒来,几床被子压着依然感觉寒气透骨。几番折腾下来,病人非常虚弱,时间长了,病人就会变得骨瘦如柴,有的甚至因此而丢了性命。”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