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2000%利润暴利药屡禁不绝的真相 | |
http://www.CRNTT.com 2011-11-19 10:16:21 |
第二点理由是,市场上太多非基本药物会大大增加政府招标审核的工作量。国内药品审核专家数量质量本来就有很大不足,加上乱七八糟的药太多,验药的成本自然很高。政府订立最高指导价的功夫都不够,每年还需要招标研究,对药品的疗效、成本都摸不清楚,最后出来的“中标价”自然会非常离谱——正如央视调查的那样,专家们就坐在办公室里填填表,甚至直接让厂家和医药代表填了。 第三点理由是,由于患者与医生在治疗方面信息严重不对称,太多乱七八糟的药会让患者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往往是医生说什么患者就听什么,医生开什么药患者就吃什么药,作为医疗行业“上帝中的上帝”,医生开暴利药拿回扣现象就很难避免了。而假如能把药品的数量控制下来,让患者对各种药的疗效、价格能够有更清楚的了解,那自然也会降低这种乱开药现象的可能。 国家须加强对“非基本药物”定价过程腐败行为的监管 由于“基本药物制度”受到了国家最高程度的关注,“非基本药物”在监管过程中自然容易受到疏忽。 实际上,去年8月,天价芦笋片事件曝光后,北京曾经出台过一个规定——“今后药品报价、开标、评标、议价等每一环节的数据将刻盘封存,防止篡改。”但这看起来非常有决心的表态在两个月内就被证实没什么作用,本次曝光的20种暴利药, 许多都是去年10月通过招标的——而当央视记者打算采访这些招标审核人员时,全部都拒绝了采访。 显然,国家须加强对“非基本药物”定价过程腐败行为的监管,而不能仅仅把精力都投入到“新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之上。 在药物包装盒上明码标价,会有这一天吗? 要想彻底解决“药价虚高”、“暴利药”等现象,最好的办法或许是在药物的包装盒上标明出厂价甚至是零售价,在成本价格充分透明的情况下,暴利行为自然不可能再次出现。台湾当局就规定所有药品都要标上成本价和零售价,这样患者就可以看价卖药不会吃亏。 然而,在药物包装盒上明码标价的提议在内地实际上已经出现很多年了,还曾经一度传出过“发改委拟规定药品外包装上印制出厂价格”的消息,然而,鉴于各种原因,例如各地药物成本不一、摸底困难,以及妨碍竞争不利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等等,一直没有实行。 价格管制会妨碍制药企业的竞争力,关于这点确实存在前车之鉴——日本的药品价格就是由政府指定的,而且他们还实行全民医保。这个政策无疑会影响到日本药企在制药方面进行研发投入的热情,以致日本药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连年下滑。但换来的好处是,日本不存在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全民在医疗投入上的开销也相对较少。而实行完全定价自由的美国药企,其研发实力、产品竞争力是全球最强,但美国人在医疗上的投入也成了一个无底洞。 权衡轻重,在适当的时候,或许中国也应当出台更为严厉的药物价格管制措施。 “暴利药”的肆虐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希望不要见到明年央视再一次曝光哪里又出现了“暴利药”。(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1年11月19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