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的阶层和意识状况

http://www.CRNTT.com   2012-06-19 08:35:26  


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学者郑永年的文章“中国的阶层和意识状况:自由派、草根与中产阶级”,文章说,知识分子不仅生产知识,而且也应用其知识来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因为这样,知识包含责任,生产知识的知识分子应当承担起知识的责任。文章内容如下:

  在中国,自由派又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派别,一派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另一派是民主原教旨主义者。市场原教旨主义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他们信奉市场,相信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存在的根源在于市场不到位,也相信一旦市场化,所存在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第二,在实际政策层面,他们不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提倡所有领域的市场化。第三,他们只相信效率,不顾分配,甚至仇视分配。

  不过,自由派也同样解释不了很多问题。中国的很多社会秩序问题固然和市场化缺失或者市场化不足有关,但市场并不是解决社会秩序的唯一途径。市场化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产生着其它无穷的问题。历史地看,市场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动力。但同时,也为人类既有的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挑战。马克思曾经把西方很多社会问题归之于市场化。“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发现者和提倡者斯密也着《道德情操论》,强调道德情操在一个社会秩序形成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在西方社会秩序尤其是道德体系发展过程中,宗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西方的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精神条件,但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宗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产生了很负面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增加,尽管宗教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资源,但政府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说,政府取代了宗教提供社会秩序和道德资源。政府对社会秩序的重建提供了社会基础,主要是通过对社会提供保护机制,例如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住房等人们称之为“公共财”(public goods)的公共服务。社会保护机制极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西方社会秩序的转型不可能。政治权力并非和社会秩序相悖。西方从早期原始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来比较人性化的福利资本主义,这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这种转型是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结果。

  从今天美国和西方社会秩序和道德状况看,市场化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例如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为金融部门过度市场化的结果,或者说缺少政府对市场的规制的结果。金融危机对西方现存的中产阶级社会秩序产生着非常负面影响。前段时间在西方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核心是西方的中产阶级。金融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投机性质对传统西方道德(例如新教伦理)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既很难回答左派所提出的很多问题,即市场化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其所提出的市场化的主张在实际生活中毫无可操作性,也只不过是一种过度理想或者乌托邦罢了。 

  如果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信奉市场,那么民主派信奉的是民主。在解释和诊断社会问题时,民主派指向政治权力,认为是政治权力导致中国社会的衰落和解体。在民主派看来,政治制度是社会秩序衰落的关键。他们把中国很多社会问题视为是政治权威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提倡通过民主化来解决社会秩序重建问题。民主化的目标是制约政治权力,如果左派的样本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那么民主派的样本则是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