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品牌

http://www.CRNTT.com   2012-08-23 08:28:28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讯/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力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将来要稳稳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钟声的文章文章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再次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德国能够在风暴中挺立不倒,所依靠的正是“德国制造”。美国政府也开始全力让“美国制造”重现活力。回归实业几乎成为发达经济体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制造业一时间陷入“腹背受敌”境地:中下游,出现了来自东南亚等地区新兴经济体的“紧逼”;中上游,面临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

  文章认为,尽管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等负面因素,但是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所在。一些中低端的产业从中国转移了,但它们并未因此与中国制造完全“切割”。最近有报道说,“中电控股”在印度哈里亚纳邦新建了一家燃煤发电厂,发电厂使用的发电设备来自中国大陆。中电控股这两年在亚太地区发展得不错,但无论是在南亚,还是在东南亚,其电厂安装的发电设备,大多都采购自中国。我们常常会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国看到的典型例子是,那里的服装企业虽然接的仍然是美欧的订单,但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面料、辅料等技术含量大一些的产品仍大多采购自中国。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中国制造业向中上游进军的潜力仍然很强。据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报告,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的比例为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的突出优势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和基础建设,而勇于奋斗创新的精神品格更是中国制造业的力量所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不断有新兴国家加入制造业的行列,资本在迅速流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和国家,制造业的中下游出现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坚守下游的同时,面临着通过创新向中上游转移、扩展的挑战。俄罗斯经济学家伊万•采利谢夫在其畅销新书《中国对西方》中,将全球制造业生产链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二是有高科技含量的低端制造;三是低端制造而多样化的产品;四是高端制造。在这四个部分中,“中国制造”已经在第一部分中领先,并正迅速地“攻占”第二、三部分,“逼近”第四部分,但显然还不是第四部分中的重要角色。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走向中上游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攀登全球产业链高端的关键,在于激发创新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