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缅甸铜矿事件背后的政治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2-12-20 11:34:23  


 
政治利益分配不公

  缅甸新政府于2011年3月上台以来的改革措施引起国际的关注。事实上,缅甸的改革计划在更早时期就已开始。

  经过15年的精心策划,2008年为军人政权“量身定制”的新宪法完成并通过了全民公决。2010年11月,由前军方高层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赢得大选,原总理兼上将吴登盛当选总统。国会中有25%的议员是不经选举产生的军人代表。可以说缅甸虽从威权主义军人政府向民主社会转型,但军队依然霸占了最大份额的政治利益。

  自2010年大选结束后,缅甸政府首先是释放了软禁多年的昂山素季。随后其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党(民盟)重新注册成为合法政党,并于2012年4月参加国会补选,赢得了45个席位中的43席。而这次选举中共有包括5个少数民族党派的17个政党参加。但是除禅族民主党赢得1席外,其他少数民族党中均在自己的民族地区败给了民盟。由此民盟成为继巩发党后的第二大政党,昂山素季也成为社会上最具号召力的人物。

  两年来,缅甸政府也多次举行大赦释放了数百名政治犯。其中就包括1988年发动全国学潮推翻旧军人政府的“88代”学生领袖明果乃等。“88代学生”组织成员获释后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政府也向其捐助筹建基金以示和解。作为缅甸“第二号”民主领袖明果乃以及88代学生组织于是成为体制外影响最大的政治团体。

  自此缅甸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体制内是军人与巩发党势力最大;昂山素季与民盟的影响力贯通体制内外;88代学生组织在体制外也建立了地位。但这就严重挤压了其他民主党派和政治人物的发展空间。因此一些政治势力只好通过一些社会运动来争夺话语权了。

僧侣与学生:民粹势力的代表

  如果说2011年的密松事件是社会精英对新政府转型诚意的试探,那么现在的莱比塘铜矿事件就完全是一次政治诉求了。事实上,今年初以来,经济重镇仰光就不断爆发工人示威活动。然而铜矿事件与之前的示威活动并不相同,反而与2007年的“金黄色革命”有着惊人的相似——学生与僧侣结合的民粹主义社会运动。

  在缅甸近当代历史上,学生和僧侣一直有着参政的传统。上世纪30年代末包括昂山素季之父昂山等大学生成立学生会向英殖民政府掀起了独立运动。60年代由于反对奈温(尼温)军政府仰光大学学生会大楼被炸为平地。80年代末学生再次掀起学潮将奈温军政府推翻。而缅甸的僧侣也从反英殖民地时期就参与政治活动。今年6月以来在缅甸西部若开邦发生的民族骚乱事件中,僧侣就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缅语中“造反”被称为“倒钵”(即僧侣将化缘的钵翻倒,表示拒绝接受施舍,是佛教徒对特定的人与社会最严厉的批判)就源于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