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北京咳”与能源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3-05-08 09:02:55  


“雾都”北京
  中评社北京5月8日讯/“北京咳”最近成了网络和媒体串红的一个词。据称“北京咳”已经在驻京外国人圈子里流行了好几年,说的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即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们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比糟糕透顶更糟”

  “十面霾伏”、“雾都北京”和“北京咳”一样,都是人们对近来中国大面积区域遭遇罕见强度的雾霾天气的实在感受和无奈的调侃。雾蒙蒙的城市、戴着口罩的行人、网络上流传的黑色幽默,随着这些与北京雾霾有关的元素持续勾起了人们对一个甲子前“雾都伦敦”的悲惨记忆。当时的伦敦人这样描述1952的伦敦:“雾都里一点儿也不浪漫,浓雾中带着杀气,20世纪和平时期的英国最严重的灾难,动物与人在这里窒息而死。”

  单单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一个星期的时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十几万人住进了医院。持续的“毒雾”让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开始了艰难的能源转型。1953年,伦敦向美国定购了第一船LNG,由此伦敦正式开启了城市天然气燃料的新时代。也是英国首先大力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从而启动了欧洲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潮。1959年荷兰大气田的发现也直接与英国的能源转型有关,“荷兰病(资源诅咒)”一词即得名于这个气田勘探开发。

  经过数十年的治理,现代的英国成了一个风景优美几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充满田园风光的岛国。当时贵族富翁纷纷躲避的“雾都”成为了房地产最贵的都市,全球富豪贵胄趋之如鹜,今天的伦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宜居住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溢彰的大都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