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不想过年

http://www.CRNTT.com   2014-01-22 12:48:05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讯/20世纪初期,梁实秋的父亲曾这样说:“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此间新周刊今刊载文章《春节恐归族心声:联络多方感情 过年比上班还累》:

不想过年

  春节正在向13亿中国人走来,34亿人次正在向春节涌去。

  什么都无法阻挡我们回家、回乡的步伐,除了——我们恐归的内心。

  在功利的时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焦虑在过年时分集中爆发——不成功怎么衣锦还乡?怕催婚,怕被问工资,怕送礼……“过年9怕”在网络引爆了关于过年的集体恐慌。

  当春节的团圆意义淡化,家庭成员价值观冲突,越来越多的“恐归族”想说:恐归,并非不想过年,“不归”也许是另一种过年方式,节日生活最重要的是快乐。

  一过年,好青年就变成了问题青年。小众的“恐归”族,在我们的专题里成为主角,他们有他们的无可奈何、理直气壮和情有可原。我们盘点了中国人对18种中西节日的好恶,总结了不能过年的10种职业,采访了7类不同滋味的过年体验,调查了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各种过年经历。

  让我们彼此包容、理解,回归节日的本来意义,祝大家春节——快乐!

  “恐归族”的价值宣言

  马上逃离!

  文/金雯

  春节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消费社会被“物化”,淡薄的年味之外,亲情的功利让人失望,连团圆的意义都在淡化。辛苦一年之后,“恐归族”的心声是:不想过年。

  30年前那些逗乐我们的相声段子已经不再好笑;除了在微博上被吐槽,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乏善可陈;大鱼大肉、糖果零食都不太符合现在的健康标准;大扫除是没必要的,日常清洁已经让家里足够乾净……过年可以做的那些事情都在逐渐失去意义。

  过年必须做的那些事又令人烦恼。2013年春运人数超过34亿人次,每年几十亿人口的大腾挪成为一个基本无解的社会问题。年货送来送去,领导、朋友、长辈,打点各方关系,联络多方感情,过年比上班还累。年前的突击加班常常让人对假期产生幻灭感:焦头烂额地忙完所有的工作,难道就为了过年那几天吃得脑满肠肥,对着电视发呆吗?

  我们感慨年味淡薄,其实是人情淡了。但人类社会就是在由熟人社会向契约社会前进。我们有了更多的自我,不再依靠单一的价值标准来要求自己、评判别人,我们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再趋同。在不想过年的呼声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理由是: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意愿来过年,我们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舒心假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