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制造业应避免零散式短期变革

http://www.CRNTT.com   2014-05-03 09:24:46  


 
  中美互为最大海外收入来源

  中国制造企业大都表示,美国是除本土市场以外的最大收入来源。美国企业高管也认为,中国是其最大的海外创收市场。随着中美经济依存度的加深,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高管把国内市场视为其当前最大的创收市场(94%),其次是美国(37%)和俄罗斯(26%)。美国企业高管也普遍将本土看作是当前最大的创收市场(81%),其次是中国(39%)、加拿大(23%)和德国(23%)。

  2014年至2016年,中国企业高管预计国内市场的创收重要性将会有所下降(86%),美国(37%)和俄罗斯(26%)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美国企业高管则普遍认为,美国仍将是最重要的创收市场,但中国市场的创收作用会更加突出。

  未来三年,巴西对于中国制造企业将更为重要;看重该市场的高管比例由现在的6%增加至2016年的20%。比例相似(18%)的美国制造业高管也认为,巴西届时将跻身其创收市场的前三甲。尽管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增长强劲,但中国企业高管认为,即使到2016年,这些国家的创收贡献仍将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企业基本上都把力量投入到了两个地区,一是国内市场,另一个就是有望促进自身发展的发达市场(如美国)。此外,它们也希望能够维持而非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同时更加关注巴西市场。

  路径有差异,增长瓶颈相似

  调查显示,在规划未来发展时,中国制造企业往往会采取内生式的增长方法。近四分之三(74%)的中企高管表示,他们计划主要(50%)或全部(24%)依靠内生式增长,而倾向于外延式增长的高管只占9%,另外18%的高管则计划兼顾两种方式。但只有55%的美国高管计划大部分或全部依赖内生式增长。

  在计划采用非内生式增长的中国企业当中,并购是最受青睐的方法(69%),其次是合资(50%)及合作(31%)。埃森哲对2013年公开披露的并购案进行了分析,在中国企业发起的近300项并购行动中,三分之二以上(68%)的并购对象都是中国内地及香港以外的企业。这些国外并购标的大多集中在美国,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总数的约10%,这一比例还将持续走高。

  中美高管基本上都同意,今后几年的增长面临一些潜在阻力。中方高管列举出了某些可能会影响其实现2014年增长目标的障碍,很多都与市场波动性有关。其中提到最多的,包括全球货币不稳定(57%)、难以预测的商品价格(43%),以及主要市场上的政治与社会动荡(40%)。大约43%的中方高管还提到了降低运营成本的压力和市场竞争,认为这些也是需要克服的困难。

  在美国高管眼中,最大的问题同样是全球货币的不稳定,不过比例只占43%,远小于中国同行。另外,难以预测的商品价格(38%),以及主要市场的政治与社会动荡(32%),也被视为与波动性相关的最显着阻力,而降低运营成本、应对强大竞争对手的压力亦不容小觑。

  鉴于上述重重挑战,认同或非常认同构建运营灵活性的中国高管比例达到了91%,美国高管为86%。所谓运营灵活性,是指迅速将生产活动从一个现有设备移至另一个设备的能力,或者在现有设备上改变产品结构的能力。

  中国制造企业四大诉求

  中国企业也像美国企业一样,将提升运营效率视为重要杠杆,但未来12个月,它们可能会更看重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他们认为这才是提高利润率的关键所在。这种意识再次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担心工资上涨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今后的增长。

  要实现稳健持久的增长,另一个关键任务是建立坚实的运营基础——包括生产设施网络、人才,还有支撑运营灵活性的科学经营模式。

  按照参与调查的中方高管的说法,中国制造企业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运营的某些关键环节依然存在缺陷,这可能使其难以达成自身的增长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