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 
中评论坛:逢中必反毁香港一国两制

http://www.CRNTT.com   2015-04-04 00:04:35  


 
  诚然,更有论者感慨陈词曰,源自法国大革命启蒙哲学的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命题,如今似乎仅剩“自由”的“个人(或集体)主义”理念,而“民主(选举)”则取代“平等、博爱”的道德导向,成为个人或社团集体争权夺利之下“互为制衡”的政治机制。套句老话,“自由”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尽管正反两方难以绝对平衡。有人说,落实到“泛民”对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的诉求,结果很可能是以一个社团集体的利益取代另一个社团集体的利益,社团人数不论大小差别如何,但对社会整体的利与弊而言,显然是难以权衡的。

  无论如何,中国人比较难以接受的是,当今西方各国仅谈“自由民主”意识形态,而不知不觉中净化了“平等、博爱”的人文哲学。北京近年复兴孔孟学说,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孔子学院”,是属消极“补遗”之举,,抑欲藉以全面弘扬中国传统的“中庸理念”与“和谐精神”?仅拭目以待。

  “学术分析”与“知识良知”,其奈我何!

  第八,有论者说,“占中”中人,仅因应高度简单化的政治理念与口号,一窝蜂而上者,肯定为数不少。而当运动蔓延、波涛汹涌时,“始作俑者”,也难以操控,或“指点迷津”。就如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同学事后自白,“占中三子”原计划是“占领3天……但及后眼见有数以万计市民留守,不再坚持退场”(见《明报》2014/12/29)。

  如此,则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醍醐灌顶”,亦无济于事。最难入眼入耳的是不少满腹经纶、深谙“客观分析”、维持“价值中立”的专家学者,也投其所好,推波逐浪。也有冷眼静观时变的第三者,对“占中”期间,一众主事高官的绥靖安抚表态方略,深感不满,以为口口声声,“完全瞭解,充分赞赏年轻人的理想与热情诉求”连篇好话,无异视振臂高呼的芸芸愤青为“傻子傻妹”,以致后患绵绵,效果适得其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