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国际问题论坛纵论亚太安全:总体稳定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00:12:23  


“亚太地区安全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是研讨会第一组议题
  中评社7月11日电(记者 徐梦溪)“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6”研讨会9日至10日在京举行,多位国际专家学者在“亚太地区安全的新形势与新挑战”议题下,对地区安全形势做出评估,分析形势变化的原因,并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亚太安全形势变化原因集中于两大观点

  为什么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变化?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认为,原因之一是由于美国软硬实力和对国际事务主导能力的相对下降。“亚太以外的很多事情(美国)就不太想管了,但亚太的事还想管管,这种不想管和想管,激活了现在一些地缘政治的东西。”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小明认为,国际上主要集中于对两个原因的分析,一是认为,中国的崛起导致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另外一种观点强调,是美国导致了形势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

  学者对亚太安全形势走向看法不一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和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教授泷田贤治都较乐观看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高祖贵表示,总体来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比较稳定。首先,亚太地区没有爆发冲突和战争,这是一个重要指标。其次,恐怖袭击的规模、数量、冲击力远不如其他地区火爆。再次,尽管地区有安全竞争,但中美、中日没有形成像美俄在中东那样的军事对峙。最后,由于亚太地区近些年发展速度快,集中了全世界主要力量,所以关注度高,变得比较热,这也是重要原因。

  泷田贤治相信,7月12日仲裁庭做出裁决后,美中都会克服双方之间的分歧。首先,美中之间是在安全和经济对话方面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做努力,二者的对话是很有根基的,在这个表面之下,分歧可能是被媒体放大了。二是,中国正式参与“环太平洋”军演,有助于加强军队之间的关系。三是,奥巴马政府不希望中国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四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没有采取冒险路线,以防导致突发事件,造成亚动荡和社会不安,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孙学峰提出另外一种观点,引起现场学者关注。他认为亚太地区存在结构性矛盾。他预判,亚太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呈现新状态,既不像冷战那样激烈的对抗,又不是像大国在历史上的协调。有可能就是对冲体系,基本特点就是有上限的合作,有底线的对抗。我们需要适应这种状态,要想办法保证我们的冲突和对抗能够守住底线。

  改变亚太安全紧张局势,我们能做些什么?

  “要改变上面的状况的话,一定要改变一种思维方式。”栾建章指出,世界范围内的思维方式就是两种,一种是西方式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东方式思维方式。西方式思维方式最重要的是由于宗教关系所导致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缺乏一种包容性,东方的思维方式是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的亚洲安全观的本质就是包容和开放的问题。人类最终要实现的是包容性的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建议,亚太地区局势需要一个再平衡,地区大国需要有一个力量上的协调,还要对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地区安排、地区架构、地区会议、地区进程等形成一个协调。同时,中美两国需要相向而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