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深度:廖群谈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http://www.CRNTT.com   2020-12-26 00:04:09  


 

  中评社:疫情对失业率以及民生的影响还会持续。港府表示注资64亿元,推出第四轮防疫抗疫基金。请问您怎么看待多轮纾困带来的财政赤字呢?

  廖群:疫情百年不遇,使得去年遭遇社会动荡的香港雪上加霜,因此香港政府推出多轮防疫抗疫基金是必须的。香港的财政状况非常良好,以往每年都是财政盈余,到去年有一万一千亿元的财政储备。这么多储备当然要在有需要的时候救急,所以这三千多亿的财赤是完全有必要的。

  随着疫情的好转,财政赤字应该逐步减少。但也只能是逐步减少,而不能因为预期疫情将好转而突然大幅减少,或者直接砍掉。香港的经济是逐步在复苏,力度与内地相比也偏小,特别是旅游业、航空业、高档零售业这些受损失特别大的行业,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些行业必须继续支援,虽然它们对GDP的影响不大,但是对就业,乃至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非常大。再加上香港的财政储备仍有八千多亿,还算雄厚,因此对某些特定行业的纾困资金绝对不能取消,甚至还要有第五波、第六波…保持持续性的支持。当然防疫抗疫基金的总量需要逐步减少。

  香港应当好外循环枢纽 更应积极融入内循环

  中评社:香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的新发展格局下,有哪些必须要抓住的机遇?

  廖群:这个是比较中长期的问题了。对香港来讲确实意义重大。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格局,实际上是以内循环为主。在当前形势下,虽然我们想尽力保持或者加快外循环,但是必须要预计到今后外循环的阻力将不断加大。美国及其盟友遏制中国的趋势不会改变,只会加强。因此外循环的大环境跟以前相比会有很大的挑战。我们国家正是预见了这一点,才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内循环来弥补外循环的损失。与此同时,由于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也不会放弃外循环,但必须认识到它的困难。今后双循环的格局,是用内循环的加速来弥补外循环的减速,以内补外。

  香港一直来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双循环的语境下,实际上香港是中国外循环的超级枢纽。外循环要减速,超级枢纽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有的人说中国外循环减速,但可以通过香港来加速,好像他们认为外循环必须通过香港来做。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首先香港不可能独善其身,从美国对香港的制裁就能看出来,美国把香港看作中国的一部分;另外,中国也不可能不培养深圳和上海,只让香港的一个城市对外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