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加大经济结构重组的力度,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 |
中评社北京2月22日讯/《上海证券报》日前载文“结构重组对新兴市场国家有特别意义”,文章说,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流量收缩造成的,而且表现为流量的持续收缩。经济学家都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前兆往往就是流动性的扩张速度过快,而其背后是全球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这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去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肯定需要需求管理的政策,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但同时也需要改善供给的政策,加大结构重组的力度,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而针对产能过剩的重组政策,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有特别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对付全球经济危机而言。全文如下:
从历史上看,经济的下降通常可能有两类原因引起。一类是生产性的存量(资本设施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遭受破坏。这样的事情往往发生在爆发战争或者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罕见地震时,当地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经济出现下降是理所当然的。而战争则不仅可能摧毁大量生产性设施,也会摧毁教育和研究的能力,降低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萧条,甚至从长远来说,一旦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遭到毁灭性冲击,经济的长期下降也不可避免,要想恢复起来更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德国和日本成功地从这种存量毁灭中恢复过来,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但是,生产性的物质资本遭受毁坏虽然会导致经济的下降,却能为日后投资的扩张(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方向和机会。根据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由于资本积累的水平决定经济的增长能力,如果其他情况保持不变,资本积累的速度决定增长的速度。因此,战争和自然灾害虽然导致经济下降,但可能同时埋下了日后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种子。当然,经济增长的实现还取决于教育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恢复能力以及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政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