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优先发展教育 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0-01-13 10:21:15  


 
                     如何作出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老百姓从来都不会轻视教育,“再苦也别苦了孩子,再穷也别穷了教育”,这是百姓的心声。所以,“优先发展教育 ”首先是民众的社会需求,也本该是政府大力解决的民生要务。对于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把百姓的这种 “社会需求”转化为各级政府的“政治需求”。在政府眼里,教育是要花钱的事情。但实际上,教育也是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产业。长期以来,政府已经习惯于用“减法”而不是用“加法”来对待教育。这种态度与“优先发展教育” 的战略显然存在抵牾。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就要从根本上扭转政府官员的态度;而要改变官员的这种态度,仅靠舆论宣传、党性教育、专家论证、代表提案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工具。

  要让一种理念变成现实,就必须设法让“目标—行为—政策”三个环节相互连贯衔接。既然GDP翻番的“锦标主义 ”发展模式促成了政府的短期行为,自上而下的以招商引资、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政府绩效考核只能把教育的“战略地位” 变为“略占地位”,那么,要保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以矫正以往的行为。这就要求教育部不仅要给出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还要促成各级政府在中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政策层面做出安排。

  首先,是不是可以考虑用立法的方式确立和确保教育投资比例,确立和确保农村教育投资的比例,使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成为强制性投资而不是选择性投资;其次,是不是有必要将教育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当中,形成所谓“教育GDP”,使教育发展成为官员问责的内容;第三,是不是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和预算制度,让民意代表在政府切分公共财政这块蛋糕的时候真正替百姓多“争抢”一点份额?此外,是不是需要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让民间资本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给百姓多一点教育选择的机会?

  总之,让“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战略落到实处,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工具和制度保障。实现这一战略,仅靠教育改革远远不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