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特色“诺奖”如何走向国际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12:08:21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这些国内很是著名的文学大奖没有国际化?为什么范长江新闻奖甚至连冲出大陆都没有做到?相反的是,瑞典的诺贝尔奖,美国的普利策却是世界处处“风生水起”,人人以获此为荣,难道仅仅是看重其不菲的奖金?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看看普利策获奖的新闻报道中那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体现的人性的真善美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都是国内媒介从业人员无法比的。

  可是我们缺少的还不止这些。近些年来网络作家写出来不少优秀作品,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何马的《藏地密码》,那一部不是又叫好又叫座?但是至今未闻其有获大奖的新闻。中国的文学奖要走向国际化,首先要实现国内公平公正,还要去政治化,去铜臭味,其次才谈得上走出国门。如果没有这种忍痛改革的决心和意志,大家你吹捧我,我吹捧你,缺少批评精神,我们还不如鲁迅文学奖之类好好打点一下,就把诺贝尔之类当做传说吧。

  记得郑渊洁讲自己86年参加一作家笔会的经历:作家们大谈自己看过什么书。一人说完一俄罗斯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看过?”其摇头。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他最近在看库斯卡亚的书特受启发并问在场的人看过吗?70%的人点头。而这名字是他瞎编的。如果把文学奖的评比搞得如同这个笔会,这样的国家最高文学奖有多少意思?在许多地方和领域我们都大呼与国际接轨,这里也不妨如此,不要改接的地方不接,不该的地方却乱搞一通。

【作者:王国信 来源:中国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