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奥运冠军当官的体制阴影

http://www.CRNTT.com   2010-06-08 08:38:38  


 
国外运动员的赛场内外
 
  许多外国运动员将运动和比赛作为业余爱好  外国运动员许多都是业余选手,他们将运动和比赛作为业余爱好,体育竞技并不是他们上大学的唯一追求和目标,他们的专业选取和他们以后的职业理想密切相关。很多奥运冠军,甚至连平时的训练经费,都是要自己通过募捐、申请国家资助、申请企业赞助等形式自己筹集的。当然,在这种模式基础上,还有一整套健全和运转良好的商业模式和激励制度,比如俱乐部制和职业联赛制等。运动员的职业选择自由度很大,他们正常的上大学,凭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并靠所学专业谋得职位。在运动场上他们是运动员,而在社会上,他们还担任各种角色。
 
  大学生冠军的理想:成为一名兽医  国内的奥运冠军大多是取得冠军身份才有机会去大学深造,而国外的奥运冠军却大部分为业余选手,他们从事着与体育毫无关系的工作,而且所学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大部分完全与体育不沾边。可以看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奥运冠军的履历:

  射击女子飞碟多向冠军,澳大利亚人芭罗琦,31岁,职业是“农业保护官员”,大学所学专业是农业科学。

  柔道女子78公斤以下级冠军,日本人阿武教子,28岁。大学所学专业是法国文学,目前的职业是警察。

  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冠军,德国人斯托姆波罗丝姬,29岁,是一名时装设计师,所学专业是服装设计。

  射击女子飞碟双多向冠军,美国人洛德,年龄25岁,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动物和兽医科学”,其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兽医。
 
赛场不应当是通向官场的终南捷径
 
  奥运冠军第一句感谢的应该是每一个纳税人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一直延续50年代以来苏联、东德等国家的做法,以国家之力培养体育尖子,用来在国际比赛中把西方国家运动员比下去,以证明某些部位的强大。究其本质,举国体制乃是依靠财政拨款,也就是靠纳税人的金钱以获取体育竞技成绩。
  
  有专家曾测算,中国一块奥运金牌的成本,相当于7亿人民币。一块奥运金牌的背后,除了运动员的多年努力,国家机器的长期运转,还藏着多少纳税人的血汗!从这个角度看,奥运冠军第一句感谢的确实不应当是他的父母,也不当是国家,而是中国每一个纳税人。是他们不知不觉中被投入到举国体制的体育项目中的血汗钱,让运动员走上奖台,乃至政坛。 
 
  体育明星的出路更多的应当是娱乐业与商业  现在看来,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可说是计划经济最后残余。在此体制下,既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市场经济内蕴的公平透明原则,而最重要的投资者——纳税人,既无法对竞技体育资金的投入使用拥有知情权、决定权,也无法真正参与举国体制下的体育项目。他们得到的唯一回报,或许就是以举国之力而谋得的金牌狂欢下的大国崛起、民族腾飞之幻觉。然而,体育的本质当是娱乐、健身,体育产业应当是商业化、市场化而非政治化。因此,体育明星的出路更多的应当是娱乐业与商业,而非政坛。毕竟,赛场不应当是通向官场的终南捷径。
   
  当赛场通往官场,全民体育就是一个华丽的梦  体育应当商业化和娱乐化,我们这里却纷纷纳入巨大的体制内去循环了。主教练是正处级官员,冠军退役后直接当官,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如此这般,情何以堪?当赛场通向官场,而所谓全民体育,也终究敌不过举国体制的蛮力,被埋葬在纳税人金钱垒造的华丽废墟之下。(来源:搜弧评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