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换个视角读《孙子兵法》

http://www.CRNTT.com   2010-08-04 13:42:53  


 
四、善

  在《孙子兵法》中,出现频率仅次于“知”字的,就是“善”字,共出现了33次之多。可以说,用兵求“善”,是孙子独树一帜的战略思想。

  善,从字面意义上有美好、尽善尽美的意思;还有擅长、在某些地方有优势的意思。我想《孙子兵法》中的“善”字有两层含义。

  第一,“擅长”或“善于”的意思。

  孙子在表示会打仗、善于指挥作战的时候,通常用的是“善战者”或“善用兵者”。比如:孙子在《形篇》中第一句话就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过去会指挥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他在《势篇》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追求的是如何形成有利的作战态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行军打仗不是靠人,而是靠营造有利的作战态势。

  在这里,孙子所说的能征善战的名将通常要“择人而任势”,即不靠人,而靠势。当然,孙子并不是真的认为人并不重要,恰恰相反,在孙子军事思想中,人才观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作战态势,也是由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营造。但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也知道“人尽其才”的道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地把部属的智慧与才能发挥出来。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有才能的人,一般都有个性,甚至是缺点,容易让人挑剔或生厌。所以,想用人才的人,要有“容人之量”。有才能的人,一般都具有“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特点,在平常时期,容易让人忽视。所以,想用人才的人,要有“蓄才之能”。就是说,平时汇集一滴水,难时还你太平洋。

  第二,孙子的“善”字,也有美好、完美之意。

  孙子在兵法里,喜欢用“非善之善者也”。其实,这是反话正说,以此表达他追求真正完美军事指挥官的价值观。

  孙子的思想非常深刻。他在谈到什么样的名将才是真正会打仗的人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形篇》)意思是说:举起秋毫之重的东西,算不得力量大,能看见日月的人算不得是眼亮,能听到雷声的人算不了耳朵好使,实在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孙子非常幽默,他在这里用非常形象的这三个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形篇》)说那些能预见胜利但没有超过大家的见识的人,不能算是会打仗的人;那些打了胜仗而天下人称赞的将军,也算不得最好的将军。

  分析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真正洞察到藏在表面现象里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智者。正如毛泽东讲的:我们看事物要看本质,必须有“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毛泽东说这番话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在民族危亡之时,毛泽东为什么要写《实践论》这种哲学著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培养深刻了解战争规律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会打几场胜仗的人。而只有这样的名将才是真正的会打仗的人!

  这就叫:能举起毫毛,不能算为力量大的人。能看见日月,不能算视力好。能听到雷声,不能说是听觉敏锐。

  孙子与毛泽东的军事观点真是异曲同工。

  作者马骏,军事历史学家、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他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年,从一个全新视角解读“兵学圣典”,富有启示性。

(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本文根据马骏在常州龙城讲坛录音整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