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揭开湖北三千抗战将士遗骨之谜

http://www.CRNTT.com   2010-09-05 09:26:07  


 
  青石台阶沿山而铺 碑亭林立甚为壮观

  村民张治勤的承包田处于陵园正中央。他指着一块约莫两米长的台阶石告诉记者,“这是原址地惟一存在的实物了。”

  张告诉记者,整个墓地葬占地12亩,原来的台阶一直从山脚下的黄柏河铺到悬崖处。

  承包田上方,用岩石垒出的石基依稀可见,张说,“这个上面原来有三个亭子,一个大亭子,两个小亭子,每个亭子里面有三块碑,最大的碑高5米,宽2米,最小的也有2米来高。”

  “大碑上落款人是陈诚,应该是他提的字。”他说,“这个地方本来没有土,土都是当年请人挑上来的,你看,现在挖出来的断面,都是一层层的。”

  营团级以上军官采用棺木 一般士兵就地掩埋

  自从解放后将陵园开荒以来,南边村的村民经常在金鱼坪挖出人骨头。一位村民说,“经常翻地的时候,翻到人的头骨,大腿的骨头,肋骨,很平常的,偶尔也能翻到棺木。”

  易钱生曾听母亲讲述过下葬经过,他说,“当时死的人很多,没有条件都用棺木安葬,一般营长以上才用棺木,战士都在挖好的坑道就地掩埋,最多的垒四层,南边山上有个窑洞,里面一共安葬了70个战士。”

  因为埋得较浅,昨日,记者在张治勤的承包田下方,捡到一块15公分左右的小腿骨。

  易告诉记者,“虽然宜巴高速公路施工挖出了一些遗骨,但是再挖,应该还能挖出千把个来。”

  祠堂已经变成居民楼 很多墓碑成了门槛石

  40岁的施一英房子所在地,就是陵园昔日祭奠烈士的祠堂所在地。她说,“当年建房子的时候,从田里搬来4块碑,3块做了门槛石,还有1块放在猪圈里。”

  易生钱告诉记者,“陈诚题的那块碑,有一段就在施家,上面好像是个‘忠’字。”

  施家碑石上还有什么?施一英说,“猪圈里的那块已经被腐蚀掉了,门槛石上的字要拆下来看,才知道写的是什么。”

  祠堂里的大碑,曾经矗立在南边村小学校园内。后来,因为部分老师认为不吉利,校方请人用炸药将其炸毁。

  所埋将士相当一部分来自湖南

  本报宜昌讯(记者罗京 瞿凌云)易生钱,54岁,他的父亲易顺沧,曾入读湖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解放前南边村少有的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因为这层关系,他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他告诉记者,“这些烈士,很多都是湖南的。”

  “我记得有一块碑文,上面写着‘追赠陆军工兵中校卿国权之墓,民国32年夏立’,”卿国权当时所在的部队是75军预备第4师。易说当时仔细看了一下后面的文字,他的籍贯是“湖南兴化青梅乡。”

  他说,“听父亲讲,这些当兵的很多是湖南的,可以叫做湘军吧。”

  “80年代,有很多湖南人来这边寻找自己亲属的墓地,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也听不懂我们说的话,没有给他们帮上忙。”

  易生钱说,“在我的印象里,埋葬在这里军衔最高的是郭德章,是个将官,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老乡。”

  “他是第六战区司令部委派到南边村的督战官,不是战死的,是病死的。”

  为什么伤员死亡这么多?易生钱说,“这里虽然是野战医院,但交通不便,缺医少药,送来的人常常只能等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