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两岸共创独特的世博文化 拉近心灵距离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00:30:22 |
世博文化产业的成功运作证实,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才可确保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持续长久。投入必须有产出,项目必须有观众、听众或读者。没有利润、效益,仅靠政策扶持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外在市场与内在资本双重激励下,才能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全面市场化对大陆有一定难度,在这方面可向较为成熟的台湾同行多多请益。 二是两岸文化产业要保持密切合作,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大调整、大整合。中国的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现代中国经济正在不断起飞。但与此相对照,两岸在世界文化产业领域所占的比重极其微小,两者之间严重不相匹配。因此两岸有必要将双方有限的资源重新配置,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避免同构化,建立更多新的资源平台、经济实体,如可在上海崇明岛等地设立高规格、国际化的两岸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探索合作模式、创新体制、高精产品,着重开发民俗旅游、影视制作、文艺会演、美食会展等;两岸大学分别或共同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加紧培养这方面的急需人才;两岸协商共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影视、新闻、文学等领域涉及文化产业的奖项,用以鼓励专业人才。 三是经济社会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两岸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文化产业的融合趋势。以往把文化细分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个领域。随着传播技术与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上述三个领域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已越来越明显。比如互联网、有线电视与电信网三网合一,形成了新的网路,出现了电视图书馆、电视剧场、电视报刊以及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图书、手机报刊等新趋势、新品种。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必须重点研究,共商合作,尽快利用。以世博文化为模式、为契机、为平台,既可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又能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四是双方在友好合作中须注意求同化异,彼此包容。文化属意识形态,常会有一些敏感问题对双方造成困扰。在此可以借鉴世博文化模式,两岸在友好合作中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尊重双方因长期分离形成的文化差异,从两岸文化同一性出发,努力在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化异,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运用双方的智慧,共创新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