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当上海的生活成本高过纽约

http://www.CRNTT.com   2012-02-16 11:39:15  


 
  收入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物价却比人家贵上N倍,这个生活成本,真是不能细细去比较。曾经引发热议的“逃离北上广”现象,与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不无关系。有报道说,春节后北京凸显“招工难”,特别是低端产业人员紧缺。有专家认为,北京出现的“用工荒”有特殊性,是低端产业人员生活刚性成本迅速增加,与收入福利涨幅较小,两者矛盾导致的结果——高生活成本将低端人员逼出北京,现实比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更为形象真实。

  在工资福利收入与房价、读书、看病等生活成本“倒挂”的背景下,让民生潇洒一点、轻松一些,政府要做的实际工作实在太多。财政部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可见,“还富于民”,是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和实力的。把更多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民生领域,让百姓的生活负担得以显着减轻,实现“国富民强”,百姓的笑靥才会更加灿烂和明媚。

相关链接:匡贤明:“中美物价对比”背后的“秘密”

  2011年09月17日07:37新京报 匡贤明 学者

  比较中美物价有必要,但这只是消费市场的一个部分,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收入结构的比较和借鉴更为重要。可以预期,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社会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服务价格将呈现上升趋势。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中国物价普遍超过美国的情况。

  最近社会高度关注的中美物价比较,表面上反映了社会对当前物价高涨的不满,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隐患,暴露了中国走向消费大国面临种种制约因素。

  能否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是决定未来5-10年中国能否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所在。有专家预期,到2020年中国消费品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5.94万亿美元,是当前消费市场总规模的近10倍。如果这个预期能够成立,不仅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但是,要把这个预期变成现实,扩大消费,不可避免地涉及消费市场的一系列问题。这既有实际收入的因素,也包括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收入结构等一系列因素。因此,要比较两国的消费市场,预测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规模,除了比较收入价格比外,更重要的是比较整个消费市场其他结构性因素。

  第一,消费结构差异的因素不容忽视。中美两国的消费结构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使个别商品价格简单比较缺乏宏观指导意义。

  2005年,美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仅为13.74%;而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2010年分别为35.7%和41.1%。消费结构不同,直接反映了两国居民对不同消费品的需求不同。在美国,居民需求更多的是服务,由此包括理发、家政服务等服务价格相对较高。这也使服务业占GDP70%以上,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

  而在中国,居民需求更多的是商品,在人力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时,服务业的价格相对便宜,由此也导致服务业比重多年徘徊在40%左右。

  因此,两国物价比较,如果不考虑消费结构的差异,很难说明问题。可以预期,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社会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服务价格将呈现上升趋势。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中国物价普遍超过美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将对释放消费潜力产生负面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