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下水道里的现代文明 | |
http://www.CRNTT.com 2012-08-06 11:03:59 |
公共政治学上有句名言:“公共管理就像下水道,一般只在发臭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的时候,下水道即使不发臭,也会引起注意——尤其当一场暴雨引发城市内涝,竟造成77人死亡和百亿元经济损失的悲剧之后,人们不免要追问:为何没有一个应当在此时发挥作用的排水系统? 排水管线看起来是件小事,而且由于它通常深埋地下,平时也不在人们视野之内(当然更无法作为形象工程),但城市下水道正如家中的排水管和马桶一样,在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有时却能决定生活的质量并表明其现代化程度。 无论中外,前现代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没有下水道的,流经城市的天然河道、护城河,以及地表渗漏和露天蒸发就是唯一的排水方式。当时的城市选址大多地势便利(近水但又非洼地),城市不大,天然的河道、水洼、池塘通常未遭人工改变,而路面又未硬化(代价则是雨天路面极为泥泞),连房屋的墙体也都能渗水,因此古代城市即便没有下水道,通常倒也很少发生内涝。从当时的城市环境来看,更大的问题并非排涝,而是露天的污水引发的传染病。 各国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下水道系统的建设与现代化是同步的,都是为了逐渐使污物、污水等象征着排泄功能的城市系统能有效运作的同时隐蔽化,改变此前那种暴露的、可见的做法。然而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通常最先关注的却常常是其它方面,在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自然排放以及使用人力来清理露天堆放的垃圾、人畜粪便、污水的传统办法往往仍在起作用。 上海早期的租界侨民坐船去郊区旅行时,不论他们到哪里,一路上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碰见粪船、粪坑、粪勺和挑粪夫。上海晚至光绪年间才砌筑阴沟,又拖了三四十年,直到1923年城市人口暴增至230万时才开始安装下水道中心系统,而建设这些工程的动因仍是公共卫生的考虑,城市内涝那倒还在其次,尤其因为当时上海市内还有足够多的小河浜(尽管很脏)尚未填平。日本也一样,德川时代依靠人工进行粪便收集和污水处理十分成功,讽刺的是,正因为其成功,导致“马桶和下水道在日本的现代化反而延迟了”(《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至今不少日本城市饱受现代下水道系统缺失之苦,即便是东京,虽然1884年即已开始修建下水道,但直到数十年前仍习惯于将河道视为一个开放的下水道,由于满是垃圾的脏水不时会淹没那些处于低地的房子和工厂,1960-70年代人们便将这些河道填平,结果又导致了严重的城市内涝,这才不得不开始考虑建设大型骨干排水管网。 对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问题就更难了。现代北京城可追溯至明初的规划,而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涝”,却是“旱”。作为一个北方城市,古代北京历来患苦的是水源匮乏、水质咸苦两大问题,这才有刘伯温将北京筑成“哪咤城”的传说,因为哪咤不仅护国降魔,还有降龙祈雨的法力。像大多数前现代城市一样,北京直至清末仍无一寸下水管道(故宫的排水其实是靠地下渗漏,与城市下水道系统也是两回事),全靠城内几条河流排放污水,而供水则靠井水;人们都只求自家小院清净,胡同常被当作垃圾场、便所和下水沟。除了附近的永定河偶尔泛滥,北京由于城市本身雨水不多,历史上很少受水患困扰,直到1949年后,主政者考虑的重点都是供水而非排水,因而建国之初就修了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之后还耗费巨资南水北调,但却没想过要给北京修巨大的骨干排水管网。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