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莫言获奖是容纳中国还是拥抱世界? | |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14:33:36 |
问题还在于莫言虽然在体制之内,但他在文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已然远远超出了体制所能提供的角色扮演。当然,我们回顾1949年之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也可以发现,1980年以前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文学界几乎可以说是万马齐喑。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也就是所谓文学上新时期的“黄金30年”,尤其是前10年,那是一个思想空前解放,青年创作热情极度高涨的狂欢时代,只是在众所周知的事件之后,青年人的政治、哲学思想与文学热情才逐渐转到了经济诉求之上。莫言的创作历程,也可以说是这个思想解放并又受到压抑的时代的缩影。 莫言的创作正好起步于1980年代的文学狂欢,像我非常喜欢的《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梁家族》都是此一时期的作品,后者还被翻拍成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以后者为例,虽然描写了抗战这一传统的“主旋律”,却从中看不到传统对政治因素的介入的强调。他所展现的只是最基本的,却为人类所共有的简单直接的爱恨情仇与生死斗争。用作者自己的话,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辈子都没弄清人与政治、人与社会、人与战争的关系,虽然他在战争的巨轮上飞速旋转着,虽然他的人性的光芒总是冲破冰冷的铁甲放射出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翻拍的电影在国际上多次获奖,但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却有不少人批评莫言的小说没有突出的“政治思想”,只是展现出了当时中国人的野蛮落后的物质与精神面貌。难能可贵的是,莫言却一直不为所动,即使在1990年代之后文学走向低谷,他还是以不温不火却持之以恒的一贯态度,继续自己的创作之旅。 这种一以贯之的思想与创作态度,还可以从他去年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巨作《蛙》中看到。在此部小说中,他通过一位乡村产科医生这样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观照几十年来中国人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而且对于与现实颇为相关的“计划生育”政策,他也是从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加以观照。这和他在《红高梁家族》中以同样的方式,来书写抗战这个题材是一以贯之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讲,他是中国乡土的,也是普世价值的体现;他的个人在形式上是体制内的代表,在作品内容上却游离于此一体制之外,代表了人性中最普遍的情感关怀。他的这一作品竟然能获得去年中国官方的茅盾文学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表明了在文学界对这种态度的肯定。 所以,这一次他获得了诺奖,在我看来,可能不仅仅是胡先生所说的世界对中国的容纳,也代表了中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世界的拥抱,中国的未来必然走向世界,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